馀晖含薄雾,落烬迸空筵。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陆 氏 斋 赋 得 残 灯 诗 唐 /杨 衡 殷 勤 照 永 夜 ,属 思 未 成 眠 。余 辉 含 薄 雾 ,落 烬 迸 空 筵 。谁 比 秦 楼 晓 ,缄 愁 别 幌 前 。
- 翻译
- 殷勤地照亮长夜,思绪纷飞难以入眠。
夕阳余晖映照着薄雾,燃烧的灰烬跳跃在空中。
谁能比得过秦楼清晨的景象,满心愁绪凝结在窗前。
- 注释
- 殷勤:非常热心。
照:照亮。
永夜:漫漫长夜。
属思:思绪。
馀晖:夕阳余晖。
含:包含。
薄雾:轻薄的雾气。
落烬:燃烧后的灰烬。
迸:突然跳出。
空筵:空荡荡的宴席。
秦楼:古代宫楼或富人家中的高楼。
晓:清晨。
缄愁:隐藏忧愁。
别幌:窗户上的帘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衡的作品,名为《宿陆氏斋赋得残灯诗》。诗中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殷勤照永夜,属思未成眠。"
这两句开篇即刻画出一个难以入眠、心思缠绵的夜晚场景。"殷勤"指的是细腻而深厚的情感,而"属思"则是说诗人因为思念之情,无法平静地安然入睡。这两句已经隐隐透露出诗人的孤寂与愁绪。
"馀晖含薄雾,落烬迸空筵。"
接下来,诗人转而描写了夜晚的光线和环境。"馀晖"意味着微弱的阳光,而"含薄雾"则让这微弱的光线变得更加朦胧不清。在这样的氛围中,"落烬迸空筵"形象化地描绘了夜晚昏暗中的灯火,不仅衬托出夜之深邃,也映照出了诗人心境的复杂。
"谁比秦楼晓,缄愁别幌前。"
最后两句则将思念推向高潮。"秦楼"在此处应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情景,而"谁比"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思念的无与伦比。"缄愁"一词,形容心中的忧愁如同被丝线捆绑,无法解脱。"别幌前"则是说在离别之际,这些愁绪尤为深重。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和灯火的描写,以及对思念的强烈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与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赴巴南书情寄故人
南过三湘去,巴人此路偏。
谪居秋瘴里,归处夕阳边。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
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
答梅圣俞灵乌赋
危言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
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恤赋灵乌。
田家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其二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
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
始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
便知有此恨,留我过秋风。
秋风亦已过,别恨终无穷。
问我何年归,我言岁在东。
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
语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