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殿(biàn diàn)的意思:指方便的厕所或公厕。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敕书(chì shū)的意思:指皇帝或高级官员的命令书。
大谏(dà jiàn)的意思:大谏是指高官进谏时所使用的言辞或行动。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方镇(fāng zhèn)的意思:方镇指的是稳定、安定的局面或状态。
封还(fēng hái)的意思:指将被封禁或没收的东西归还原主。
风裁(fēng cái)的意思:指风度潇洒,举止优雅,形象出众。
连朝(lián zhāo)的意思:连续多个朝代。
领班(lǐng bān)的意思:指在一群人中担任领导或负责人的人。
龙颜(lóng yán)的意思:指皇帝的威严和尊严。
髯公(rán gōng)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
铁骑(tiě qí)的意思:指铁甲战士骑马奔驰,形容军队勇猛善战。
宪府(xiàn fǔ)的意思:指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也可指政府机构。
小名(xiǎo míng)的意思:指人小的时候所起的名字,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名声或声誉。
召对(zhào duì)的意思:召对指在考试、竞赛或评比等场合中,根据规定或要求,选拔出最优秀、最合适的人或物。也可以用来形容选择合适的人或物。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的《端州杂诗又十一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朝廷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谏官的职责与挑战。
首句“霜严宪府凛难攀”,以严霜比喻朝廷的威严,暗示谏官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接着,“大谏风裁更领班”赞扬了谏官的风骨和领导力,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独立和正直。
“便殿连朝求召对,敕书昨夜又封还”描述了谏官在皇帝面前连续请求面见,并提出意见的情景。然而,尽管如此,皇帝的回复却并未采纳,显示了谏官所面临的阻力。
“朝廷纵小名犹在,方镇徒强主未孱”进一步揭示了朝廷内部的复杂局面。虽然朝廷表面上保持稳定,但地方官员(方镇)的权力仍然强大,而中央的控制力似乎并不足以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最后,“底事髯公辞太戆,五千铁骑动龙颜!”表达了对一位名叫“髯公”的谏官辞职行为的不解和批评。他指责这位谏官过于鲁莽,仅仅因为五千骑兵的威胁就放弃了谏言,这种行为可能触动了皇帝的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谏官在朝廷与地方权力斗争中的角色和困境,反映了清代政治生态的复杂性和谏官面临的艰难抉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题陈其年乌丝词
彼髯何也,吐乌丝小字、公然满幅。
细嚼高吟三百遍,句句响过哀玉。
被冷香残,酒醒灯灺,最怕霜毫秃。
而今绝妙,依稀燕泥梁屋。
却忆去岁春风,吴门绝句,数首江烟绿。
谓与高人元叹说,许我香奁堪续。
吹裂银笙,拓残金戟,一任歌徵逐。
何时斗酒,与君汎愁千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