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鞭影(biān yǐng)的意思:指鞭子的影子,比喻暗中施加的压力或威胁。
雕残(diāo cán)的意思:形容事物被雕刻得残缺不全,也比喻人才被压抑或被剥夺。
汗血(hàn xuè)的意思:形容非常辛苦或费力,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骅骝(huá liú)的意思:形容马匹骄傲高贵,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自大。
金篆(jīn zhuàn)的意思:指书法家的墨迹或篆刻家的刻印,比喻文章或书法的风格独特、卓越。
惊汗(jīng hàn)的意思:惊慌到出汗的程度。形容非常害怕或紧张。
冷杯(lěng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已经冷了,喝起来没有了原来的味道。引申为一种比喻,表示事物或人曾经有过热闹或繁荣,但现在已经不再如此,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塞声(sāi shēng)的意思:指因为害怕或害羞而说话时声音低小、含糊不清。
朔塞(shuò sāi)的意思:形容地方荒凉、贫瘠。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下才(xià cái)的意思:指才能低下,能力不足的意思。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阳关(yáng guān)的意思:阳关是指阳光明媚的关口,也用来比喻困难或危险的境地。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远道(yuǎn dào)的意思:远远的路程。
肘后(zhǒu hòu)的意思:指背后,暗中,秘密地。
- 鉴赏
这首诗《柳色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与深邃意境。
首联“送客谁言远道难,行行犹似别时看”,开篇即以反问形式,表达送别之情的深厚与复杂。诗人似乎在说,送别之人并未言及路途遥远的艰难,但每一步行走都仿佛回到了离别时的场景,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
颔联“阳关梦冷杯间雨,朔塞声沉笛半寒”,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氛围。阳关,古代边塞之地,常与离别、思乡之情相连。诗人想象着友人在离别宴上,杯中酒液如同冷雨,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凄凉与哀愁。而“朔塞声沉笛半寒”则描绘了一幅边塞冬夜的画面,笛声低沉,寒气袭人,更添了几分离别的悲凉与孤独。
颈联“肘后印垂金篆古,营前旗整绣雕残”,转而描写送别场景中的细节。肘后悬挂着古老的金篆印章,象征着送别者身份或地位的尊贵;营前旗帜整齐排列,绣有精美的图案,却已残破,暗示着即将分别的现实。这些细节的描绘,既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骅骝一路驰鞭影,霜下才惊汗血丹”,以骏马骅骝驰骋的形象收束全诗。骅骝一路疾驰,马鞭的影子在雪地上留下痕迹,而霜降之后,马蹄踏出的地面,显露出鲜红的血迹。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送别之人的急切心情,也暗喻了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以及对友人未来的担忧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复杂情感与深远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与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角招 次黄伯阳苕溪夭中韵
暮云起。
苕溪上,画桡荡漾春水。
道人烟浪里。
信笔赋诗,千古无此。
吴头楚尾。
问旧日、陶朱邻里。
撷得江蓠寄远,向天角歇孤帆,且行行休矣。
吟倚。
柳阴傍晚,花期暗数,芳事今余几。
旧游难屈指。
化鹤归来,依然城市。
纷纭闹紫。
岂不羡、山林宫徵。
更约吟船共舣。
剩判得,落残花,欺行李。
暗香 吴中顾氏旧时月色亭,陆壹天倡始用白
水边寒色。
又怎禁傍晚,一声长笛。
废苑日斜,玉蕊疏疏未*摘。
回首江南旧梦,何处觅、黄昏诗笔。
纵近日、雪满西泠,谁解为移席。
萧瑟。
更幽寂。
记驻马断桥,顿觉愁积。
倚风暗泣。
离黍残碑尚追忆。
绝艳无人管领,潮自落、吴山横碧。
便想像、风景好,可能再得。
洞仙歌 赋明叔水光山色舟
红尘海里,好风光谁有。
输与沧浪钓竿手。
信翩然、一苇目断空蒙,烟草外、历历楚云湘岫。
谩随春浪去,路人桃源,肯为繁华暂回首。
岁晚若归来,纵鸥鹭忘机,莫系缆、汉南杨柳。
好乘兴、凌风访蓬莱,为说与麻姑,海桑依旧。
风流子 次李仲舆秋思韵
芙蓉秋水绿,河桥畔、驻马落霞明。
念苏小昼楼,蠹侵花简,谢娘朱户,香冷银屏。
怅犹记浔江留夜客,滕阁醉诗宾。
驿上信音,美人迟暮,雁边城郭,霜气凄清。
潘郎愁多少,伤情处,无柰两鬓星星。
江路晚风,三叠长是愁听。
纵彩笔殷勤,近来无准,昼阑缥缈,一向谁凭。
何处笛声哀怨,幽梦难成。
长亭怨慢 杨花
正愁怕、曲江云尽。
转首隋堤,尚留芳景。
客路相逢,满身香影动离恨。
绿窗深窈,浑不寄、天涯信。
暗忆那回时,向马足车轮,长是随趁。
问春心何在,一点沾泥无准。
潘郎怕老,又禁得、雪添双鬓。
怅日暮、静掩长门,且频嘱、东风休紧。
谩犹记章台,帘卷日长人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