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游天台》
《送僧游天台》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天台一万八千丈岁晏老僧携锡归。

前程好景解吟否,密雪乱云翠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好景(hǎo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象不会持续很久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乱云(luàn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风云变幻。

前程(qián chéng)的意思:前程似锦表示一个人的前途非常光明,即将取得成功或者有着美好的未来。

千丈(qiān z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或非常深。

岁晏(suì yàn)的意思:岁月平静,年景安宁。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注释
天台:地名,指天台山,中国浙江省的名山。
万八千丈:极言山之高,非实数,形容极高。
岁晏:一年将尽的时候。
老僧:年长的僧人。
锡:锡杖,僧人出行携带的拐杖,用金属制成。
前程:未来的路程或前景。
吟:吟诵,此处指诗歌创作或欣赏。
密雪:密集的大雪。
乱云:纷乱的云彩。
翠微:青翠的山色,代指远处的山景。
翻译
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年岁已晚老僧手持锡杖归去。
前方美好的景色能否吟咏,浓密的大雪和纷乱的云雾遮掩了青山翠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岁末携带锡杖返回的景象,背景设定在雄伟的天台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僧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前程的祝愿。

首句“天台一万八千丈”,直接点出了天台山的壮丽与高度,既是地理位置的描述,也为后文的情感展开奠定了基础。第二句“岁晏老僧携锡归”则引入人物,岁末之时,一位年迈的僧人手持锡杖踏上归途,这个场景既有时间的沉重,也映照出僧人的孤独与坚韧。

第三句“前程好景解吟否”,诗人以问询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僧未来旅途中的美好风光是否能得到享受的关切和期许。这里的“吟”字,既可理解为吟咏,也暗含着一种叙述与分享之意。

末句“密雪乱云缄翠微”,则是对天气及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密雪”、“乱云”营造出一种动荡变化的氛围,而“缄翠微”则让人联想到山峰间若隐若现的绿意,整体上增添了一种神秘与超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人物情感状态的揣测,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丁氏花园·其一

斜阳车马散,辞客掩柴扉。

柳色依吟榻,花香拂钓矶。

开尊山气袭,捲幔栋云飞。

独有羁怀动,凄凉酒伴稀。

(0)

追吊陈长卿·其二

目觐黄舆海上沈,心如百炼更坚金。

万分不展经纶志,终把纲常尽力任。

(0)

赠王广文还馀姚四首时广文以徵其伯父阳明先生像赞至·其一

晋代风流忆谢安,笑将明月对玄看。

为询赌墅围棋处,孰与君家小杏坛。

(0)

闻金大参久不视事诗以奉讯四首·其一

先朝抗疏柏台臣,云是南中第一人。

二十年来持斧处,至今风动八闽春。

(0)

生日避客于北郊山斋四绝·其一

至日阳回近,生辰傍汝居。

君亲原不负,天意竟何如。

(0)

过萧锦衣北园五首·其三

夜直金銮月,朝眠玉塞云。

于今灞陵尉,莫讶李将军。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