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蓼花》
《蓼花》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分红间白汀洲晚,拜雨揖风江汉秋。

看渠耐得清霜去,却恐芦花白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分红(fēn hóng)的意思:指按照各自的权益和投资比例,将公司利润分配给股东的行为。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翻译
夕阳映照着红白相间的沙洲,江汉之畔秋意渐浓。
向风雨行礼致敬,目睹它们在秋天里坚韧地度过严寒。
注释
红间白汀洲:红白相间的沙滩。
晚:傍晚。
拜雨揖风:向雨和风行礼。
江汉秋:江汉流域的秋季。
渠:它(指风雨)。
耐得:能承受。
清霜:寒霜。
去:过去。
却恐:却担心。
芦花:芦苇花。
先白头:先于自己变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在江汉之滨,看到红色的蓼花与白色的汀洲相间,晚风中带着雨意,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诗人似乎在向自然拜雨揖风,感受着季节的变化。

"分红间白汀洲晚"一句,以鲜明的对比色彩勾勒出蓼花与汀洲的美丽景致,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丰富色调。"拜雨揖风江汉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秋意盎然之情怀。

下一联"看渠耐得清霜去,却恐芦花先白头"则透露出诗人的忧虑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渠边的蓼花尚能忍受夜间的清霜,但诗人担心那些柔弱的芦花会在转眼之间变白,象征着时光易逝,生命易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秋天景物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于生命无常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题行箧内所携米海岳各帖戏效渔洋论诗绝句

襄阳风景逊江南,天意存留米老庵。

问月仙人知有意,如公翰墨许成三。

(0)

答幼春问讯之作·其一

三叉河上望模糊,隐隐云端见大湖。

草木不随人鲊腐,林菁时听鬼车呼。

有如白水辞微禄,直为青山误老夫。

愁愧双鱼劳问讯,长贫今较一锥无。

(0)

闽南途中口占

客睡何曾一夜成,桥霜店月趁行程。

凭谁借得图经看,过眼溪山尽识名。

停云落月不胜悲,文酒流连尚梦思。

应有故人从此过,沿途墙柱且题诗。

才脱鲸氛遇绿林,客囊羞涩尚高吟。

枫亭驿里饥肠转,饱啖荔枝当点心。

问遍邮程问鸟名,异乡人语听难明。

先型古迹流连久,恼煞舆夫强促行。

(0)

花影

分得春光千万枝,顾形借影美人知。

亭台高下和烟宿,篱落横斜带月移。

幽境行将蜂蝶误,名流销尽色香时。

年来顿悟繁华梦,重叠阶前有所思。

(0)

赠陈广文伯茂

绮岁才名古锦囊,骊龙沈睡碧波凉。

文章有道呼端复,绚烂回头入老庄。

十口寄居重海地,一官垂白瘴云乡。

年来我亦深泥爪,落拓台天两酒狂。

(0)

雨盖

旅客常宜挟盖行,出门不必问阴晴。

凌风宛似荷千柄,蔽日何须豆一棚。

错认绿天头上覆,漫将斑竹手中擎。

长途舒卷良为便,冒雨何辞过几程。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