髻就山争出,眉成月又重。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美 人 临 镜 明 /袁 中 道 薤 叶 依 稀 印 ,香 绳 取 次 松 。睡 眸 犹 少 力 ,酒 晕 不 销 浓 。髻 就 山 争 出 ,眉 成 月 又 重 。若 非 形 与 影 ,未 必 肯 相 容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对镜自照的情景。"薤叶依稀印"暗示了镜子中的倒影如同细碎的薤叶,朦胧而细腻;"香绳取次松"则借香绳的随意摆放,表现了美人内心的闲适和自在。"睡眸犹少力"写出了美人眼眸微闭,略带慵懒,但仍有几分迷人的魅力;"酒晕不销浓"则通过酒后的红晕,展现了她的娇艳和醉人。
"髻就山争出"运用比喻,形容发髻高耸如山峰,展现出美人的立体美感;"眉成月又重"则以弯月形容眉毛,强调其黛色深浓,增添了几分婉约和神秘。最后两句"若非形与影,未必肯相容"表达了诗人对美人与镜中倒影和谐统一的赞美,认为只有在镜子的映照下,她的形貌之美才得以完整呈现,两者仿佛是相互依赖的存在。
整体来看,袁中道的《美人临镜》通过对细节的生动描绘,刻画了一位醉人且富有韵味的女性形象,展现了明朝文人对美的独特审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李邦直
美人如春风,著物物未知。
羁愁似冰雪,见子先流澌。
子从徐方来,吏民举熙熙。
扶病出见之,惊我一何衰。
知我久慵倦,起我以新诗。
诗词如醇酒,盎然熏四支。
径饮不觉醉,欲和先昏疲。
西斋有蛮帐,风雨夜纷披。
放怀语不择,抚掌笑脱颐。
别来今几何,春物已含姿。
柳色日夜暗,子来竟何时。
徐方虽云乐,东山禁游嬉。
又无狂太守,何以解忧思。
闻子有贤妇,华堂咏《螽斯》。
曷不倒囊橐,卖剑买蛾眉。
不用教丝竹,唱我新歌词。
满庭芳
裂楮裁筠,虚明潇洒,制成方丈屠苏。
草团蒲坐,中置一山炉。
拙似春林鸠宿,易于□、秋野鹑居。
谁相对,时烦孟妇,石鼎煮寒蔬。嗟吁。
人生随分足,风云际会,漫付伸舒。
且偷取闲时,向此踌躇。
谩取黄金建厦,繁华梦、毕竟空虚。
争如且、寒村厨火,汤饼一斋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