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十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马儿蔑视安禄山,猴子也能辨识朱温。
人类难道不如禽兽,一旦变故就忘恩负义。
- 注释
- 马:指安禄山,唐代藩镇将领,后反叛唐朝。
睨:轻蔑,斜眼看。
禄山:安禄山,唐代藩镇节度使,后发动安史之乱。
猴:借指朱温,五代时期后梁开国皇帝,以狡猾著称。
朝:此处指辨别。
朱温:朱全忠,五代时期后梁的建立者。
人:泛指人类。
岂:难道。
若:如。
兽:动物。
变故:意外的变化或变故。
辄:就。
负恩:辜负恩情,忘恩负义。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人心冷暖、变幻无常的感慨与批判的诗句。诗人通过描绘马舞蹈禄山、猴子朝拜朱温的场景,指出人与兽在忠诚与忘恩方面的对比,反映了人类社会中人性复杂和道德沦丧的问题。
"马舞睨禄山,猴朝识朱温。" 这两句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动物的举止拟人化,强调它们对恩主的忠诚与记念。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增添了语言的表现力。
"人岂不若兽,变故辄负恩。"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类行为的深刻批评。在这里,“岂不”表达了一种反问的语气,即“难道不是吗?”通过这种修辞方式,强化了批判的力度。诗人指出,在变幻莫测的人世间,人们往往因私利或环境变化而背弃曾经的恩情,这是一种道德上的缺失,甚至不如动物的忠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类社会中人心不古、忘恩负义现象的忧虑与愤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蓬莱行
君是神仙人,应识蓬莱路。
愿将尘土客,共向蓬莱去。
蓬莱高高东海东,烟波渺渺鞭飞龙。
窗间棋罢一笑许,扶桑倒影千度红。
刀圭绛雪从君得,天风泠泠吹两腋。
窃桃小儿竟安在,乘骏天人何处觅。
尚闻金母呼众灵,瑶池夜晏千云軿。
金檛玉斧散光景,凤歌鸾舞流芳馨。
低头再拜谢君力,谢君洗我尘土腥。
千岁还家作鹤语,朝市不知人姓丁。
至启伏蒙宠惠宝相花数朵烂然可观发钿合之中才惊绝艳睹彩笺之上又辱佳篇感叹既盈咏歌斯作辄依高韵拜献拙诗一首
万里移来种,成都到上都。
贵人犹乍有,贫舍固然无。
掩敛难胜艳,鲜妍欲夺朱。
此花轻折赠,可表受知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