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七十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己亥杂诗(其七十六)》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寓言式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思考。
首句“怜君胆小累君惊”,以一种同情而又略带讽刺的口吻,描述了某人因为胆小而无意中给他人带来惊吓或困扰的情景。这里“怜”字表达了对胆小者的理解与同情,“累”字则暗含了因胆小带来的间接后果,既有对胆小者的关怀,也隐含了一丝无奈和责备。
次句“抄蔓何曾到友生”,进一步揭示了问题的根源。这里的“抄蔓”比喻的是盲目跟风或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何曾到友生”则强调这种行为并未真正触及到真正的友谊或关系的本质。这句话暗示了在追求表面的相似或模仿他人时,往往会忽视了与朋友之间的真正联系和理解。
后两句“终识绝交非恶意,为曾代押党碑名”,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转折。这两句表明,尽管绝交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因为认识到盲目跟随他人、忽视个人独立性和真挚友谊的重要性。这里“代押党碑名”可能是指为了维护某种集体或群体的利益而牺牲了个人的独立判断和真实感受,最终导致了关系的破裂。通过这一转折,诗人传达了对个体独立性、真诚交往和避免盲目从众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巧妙地探讨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自我、维护真挚友谊以及避免盲目从众的主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哲学思考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