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影过桥密,虫声傍水低。
吾衰怯风露,敢后暝雅栖。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厉鹗的《夕次石门》,描绘了石门县傍晚时分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首句“望望石门县”,表达了诗人对石门县的眺望,流露出期待与好奇。接着,“秋烟路欲迷”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袅袅炊烟弥漫,道路朦胧,引人入胜。
“村深忘远近”写出了乡村的幽深宁静,诗人沉浸在其中,甚至忘记了距离感。“月出辨东西”则通过明亮的月光,暗示时间已晚,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细致入微。
“桑影过桥密”描绘了桑树投下的浓密阴影穿过小桥,营造出静谧而祥和的氛围。“虫声傍水低”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只有虫鸣声轻轻响起,贴近水面,显得格外清晰。
最后两句“吾衰怯风露,敢后暝雅栖”,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因年老体衰,对风露之夜有些畏惧,不敢过于深入,而是选择在天黑之前找个安静的地方歇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石门县的乡村风光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