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长芦寺下四绝·其四》
《宿长芦寺下四绝·其四》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风伯清尘过浙西,随春万骑拥旌旗

野人不识巡方意,警跸还忧为虏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风伯(fēng bó)的意思:指风的主宰者,也比喻掌握着权力、能力的人。

警跸(jǐng bì)的意思:警戒、警示。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巡方(xún fāng)的意思:指官员巡视辖区,了解民情、治理民事的工作。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注释
风伯:古代传说中的风神,这里指春风。
浙西:浙江西部地区。
巡方:官员出巡地方。
警跸:戒备森严,帝王出行时的警戒措施。
虏移:敌虏入侵。
翻译
风伯清除了浙江西部的尘埃,随着春天的到来,众多骑兵簇拥着旗帜前行。
乡野之人不明白官员出行的意图,只担心戒备森严会引来敌虏入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风伯清风拂过浙江西部的景象,春天里众多骑兵簇拥着旗帜,显示出一种威仪和热闹的气氛。然而,诗中的"野人"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并不理解这种大规模行动的真实意图,只是担忧皇帝出行的安全,担心巡行的队伍会被敌人误认为是敌军入侵,从而带来潜在的威胁。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员的行动与民间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家行踪的敏感和不安。郑刚中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安危的关注。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沈休文双溪八咏·其八

被褐守山东,山东古于越。

州城冒陉岘,岚气屡兴没。

剖竹曰有行,思君不能发。

指涂期阑暑,下车已凉月。

汲黯薄淮阳,子牟恋魏阙。

岂伊念川涂,固亦悲朝列。

日月傥垂照,犹堪慰寂蔑。

(0)

咏怀三首·其二

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

年年遇霜雪,谁谓寒可易。

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

狐裘已适体,谁念寒涂客。

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

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

(0)

次韵叶实夫西山园饮

西山苍翠谁家园,竹树绕屋何森然。

置酒邀我坐林下,高歌握手行花前。

偶然得句不在巧,相劝烂醉仍烹鲜。

世事人情都莫问,百年过去知谁贤?

(0)

过九江追悼李子威太守

瓣香遥拜九江城,太守精神日月明。

叔侄并归忠义传,江山不尽古今情。

潮回湓浦声犹怒,云起炉峰气未平。

生死总魁天下士,丈夫端不负科名。

(0)

自咏十律·其三

一夜西风到海滨,楼船东出海扬尘。

生惭黄歇三千客,死慕田横五百人。

纪岁自应书甲子,朝元谁共守庚申。

悲歌抚罢龙泉剑,独立苍茫望北辰。

(0)

湖上感事漫成四绝奉寄玉山·其三

海峤浮西日,关梁转北风。

苏郎书未返,愁绝雁来红。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