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石怪而奇,古木秃而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三秀(sān xiù)的意思:三种美好的品质或特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瑰石、古木和“此君”(指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特魅力与和谐之美。
首句“瑰石怪而奇”,以“瑰石”开篇,点明了画面中石头的独特与奇异,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接着,“古木秃而瘦”一句,通过“古木”的形象,不仅描绘了树木的苍老与稀疏,更赋予了其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翛然着此君”,“此君”特指竹子,这里的“翛然”形容竹子的清逸脱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这一句将画面中的主体——竹子,以生动的形象呈现出来,竹子的挺拔与坚韧,与前两句的瑰石与古木形成了鲜明对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力量的画面。
最后一句“天地得三秀”,“三秀”在这里指的是瑰石、古木和竹子,它们各自代表了自然界的不同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世界。这句话不仅总结了画面的主题,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强调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它们共同为这个世界带来的美好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又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得省榜,见罗仲谋曾无逸策名,夜归喜甚,通
淡墨高垂两客名,夜归到膮腄难成。
却缘二喜添三喜,听得黄鹂第一声。
登牛者蛾眉亭二首
山拆江通万里流,菱花双照茧眉头。
扫除却月横云样,别有颦风蹙两愁。
明月入波那可捉,长庚伴月本同游。
君看夜夜青天上,渠与姮家分管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