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神》
《吴神》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山头多少来人香火争将瓦鼎焚。

鼓下山人渐远,晚风吹起一溪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鼓下(gǔ xià)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受到很大的压力或困扰。

来人(lái rén)的意思:指需要帮助或支援时,呼唤他人前来。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瓦鼎(wǎ dǐng)的意思:指破旧的鼎,比喻贫穷落魄。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庙宇前的热闹景象与随后的宁静氛围,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自然之美。

“山头多少往来人”,开篇即以山为背景,点明了地点,暗示了庙宇的存在,同时以“多少”二字,勾勒出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让人感受到庙宇的受欢迎程度。

“香火争将瓦鼎焚”,进一步描绘了庙宇内的活动场景。香火旺盛,人们争相在瓦鼎中焚烧香烛,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敬仰,也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箫鼓下山人渐远”,随着音乐声(箫鼓)从山上逐渐消失,人群也开始散去,这里通过声音的变化,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转换,同时也暗示了人间的喧嚣终将归于平静。

“晚风吹起一溪云”,最后,晚风轻拂,溪边的云朵被吹动,这一景象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它象征着一切繁华与喧嚣最终都将被自然的宁静所取代,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庙宇前人来人往、香火鼎盛、音乐渐远、晚风起云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赠小苏

昔日闻苏小,今朝见小苏。

未知苏小貌,得似小苏无。

(0)

明堂庆成五首·其二

芝房羽驾备通宵,昧爽天兴辇路遥。

原庙出游卑汉祀,太清先献踵唐朝。

冕旒穆穆升前殿,钟石锵锵达九霄。

谬忝侍臣分奏告,嘉觞肃荐遍宗祧。

(0)

德寿宫即事六首·其五

万年觞举庆重华,百辟需云始拜嘉。

寿宴开时先雪宴,天花舞罢带宫花。

(0)

重宿芳草渡

曾卧江楼听雨声,萧疏又似送归程。

正如老马倦行路,忽有鹁姑啼晚晴。

绕屋种花春烂漫,隔窗无树月分明。

苍头不管人眠熟,连报严城打五更。

(0)

吴种柳枉教辄复奉答

天地穷东野,江湖困子长。

逢人双白眼,衒俗小红裳。

旧句传枫冷,新吟带柳香。

还能相料理,亦足慰凄凉。

(0)

点绛唇·其三

著意栽银,砌成叶叶莲花舫。醉霞摇荡。

恰似凌波样。自笑平生,鲸吸洪波量。孤心赏。

不如深幌。一搦酬千想。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