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鼓下(gǔ xià)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受到很大的压力或困扰。
来人(lái rén)的意思:指需要帮助或支援时,呼唤他人前来。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瓦鼎(wǎ dǐng)的意思:指破旧的鼎,比喻贫穷落魄。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庙宇前的热闹景象与随后的宁静氛围,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自然之美。
“山头多少往来人”,开篇即以山为背景,点明了地点,暗示了庙宇的存在,同时以“多少”二字,勾勒出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让人感受到庙宇的受欢迎程度。
“香火争将瓦鼎焚”,进一步描绘了庙宇内的活动场景。香火旺盛,人们争相在瓦鼎中焚烧香烛,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敬仰,也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箫鼓下山人渐远”,随着音乐声(箫鼓)从山上逐渐消失,人群也开始散去,这里通过声音的变化,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转换,同时也暗示了人间的喧嚣终将归于平静。
“晚风吹起一溪云”,最后,晚风轻拂,溪边的云朵被吹动,这一景象既是对前文的呼应,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它象征着一切繁华与喧嚣最终都将被自然的宁静所取代,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庙宇前人来人往、香火鼎盛、音乐渐远、晚风起云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吴种柳枉教辄复奉答
天地穷东野,江湖困子长。
逢人双白眼,衒俗小红裳。
旧句传枫冷,新吟带柳香。
还能相料理,亦足慰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