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助寒溪色,泉添落叶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衾(bù qīn)的意思:指用布做的被褥或被子。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柴荆(chái j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虽然外表寒酸、不起眼,但内在却有很高的价值和能力。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时好(shí hǎo)的意思:合适的时机;适当的时候
世味(shì wèi)的意思:指世间的滋味、气息、风尚等。
天时(tiān shí)的意思:指天气和时间的适宜条件。
微霜(wēi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初霜,形容天气转凉,但寒冷程度尚不深。
无世(wú shì)的意思:没有世界,指无人能够与之比肩的人或事物。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琮的《九月》描绘了秋天深夜的宁静与清冷。首句“九月天时好”,点明了季节的美好,但随后的“微霜入夜清”则暗示了秋意渐浓,夜晚的霜降带来了一丝凉意。诗人通过“布衾先得冷”和“草屋不宜城”,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城市中的温暖形成对比,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冷峻。
接下来,“月助寒溪色”一句,通过月光映照在寒冷溪水上,增添了画面的寂静和凄清,而“泉添落叶声”则以潺潺流水声衬托出秋夜落叶的萧瑟。最后,诗人以“道人无世味,终日掩柴荆”收尾,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流露出淡泊名利的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朱仲山岁贡入京
昭代陶淳化,多方出异材。
鸣岐闻凤鸟,清道服龙媒。
养素稠山僻,观奇载籍该。
为珍如宝璧,奋迹起蒿莱。
未展垂纶趣,初承劝驾催。
羔羊填委巷,驷马践轻埃。
战艺锋无敌,搜贤网正恢。
上书追偃乐,作赋并邹枚。
奋发真从此,游观亦壮哉。
云霄千万里,瞻望重徘徊。
结羊肠
孟春之月春始和,陌头柳色黄如鹅。
落梅纷纷稍觉多,白日炯炯曜绮罗。
曜绮罗,日渐长,春风庭院花草香。
十六初过上元节,家家女儿结羊肠。
含情暗卜心自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结成羊肠肠反断,惆怅春闺坐长叹。
强持薄怒娇且羞,折花倒插金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