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感(bǎi gǎn)的意思:形容心情复杂,感慨万千。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抚景(fǔ jǐng)的意思:悠然观赏美景,享受宁静的时刻。
夫徒(fū tú)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某个目标时,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没有收获任何成果。
感来(gǎn lái)的意思:指感觉来了,形容突然产生某种感觉或意识。
郊垒(jiāo lěi)的意思:指城郊的堡垒或守备。
驹隙(jū xì)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
狂夫(kuáng fū)的意思:指行为狂妄、胡闹、不顾常理的人。
蔓草(màn cǎo)的意思:指无法控制、无法根除的问题或隐患。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偏向(piān xiàng)的意思:倾向于某一方面,不公正地偏袒某一方。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杞人(qǐ rén)的意思:形容杞人虑天,无事生非,过分忧虑。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异才(yì cái)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才能或能力。
一度(yí dù)的意思:一时;一段时间
原隰(yuán xí)的意思:原始的泥土,比喻本质纯朴、未经污染的品质。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蔡魁所作的《游天庆观》。全诗以游历天庆观的经历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年来一度一登台,抚景萧然百感来”,点明了诗人一年仅一次游览天庆观的情景,面对眼前的景色,心中涌起万千思绪。这里的“抚景”二字,既指触景生情,也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
颔联“驹隙每从忙里过,岩花偏向雨中开”,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时间比作马蹄在沙地上匆匆而过的痕迹(驹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之快;而岩花则选择在风雨中绽放,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生命坚韧的深刻感悟。
颈联“碑镌没处嗟遗迹,郊垒纷然惜异才”,转而关注历史遗迹与人才。碑文被岁月侵蚀,令人感叹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遗失;郊外的壁垒虽已荒废,但诗人仍惋惜那些曾经的杰出人才。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人才的敬仰之情。
尾联“蔓草婆娑遍原隰,狂夫徒向杞人哀”,以蔓草的生长遍布原野为喻,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上某些人的无能为力或徒劳无功。诗人借用“杞人忧天”的典故,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忧虑与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人才命运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历史、理想与现实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洞察与情感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