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藏巴国树,云暗岳城台。
雪浪翻犹没,林花湿更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岳阳的清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景色的壮丽与独特韵味。
首句“节序三春半”,点明时节为春季,时值三月,春意正浓。接着“风尘一客来”一句,以“一客”自指,暗示诗人独自旅行,或许在寻找心灵的归宿或探寻未知。
“雨藏巴国树,云暗岳城台。”这两句运用了隐喻手法,将雨和云比作遮蔽物,形象地描绘出雨天的朦胧景象。巴国树和岳城台分别代表了特定的地理环境,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
“雪浪翻犹没,林花湿更开。”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雪浪与林花形成鲜明对比,雪浪翻滚未停,而林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鲜艳开放。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最后,“商霖如可作,还拟遍穷垓。”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期待,希望更多的雨水降临,让大地更加丰饶。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西林寺塔干云霄,盘空一气风萧萧。
抠衣纳级鼓残步,豁然开朗忘尘嚣。
九峰罗列如屏障,尺水春申在盆盎。
阿兄指点赤松溪,目极云烟不可状。
钟声隐隐脚底来,七重栏楯莲花台。
乃知西方象教力,能使俗念须臾灰。
市声鸦鹊都寂静,寰阓谁知有真境。
铃语频催归去来,夕阳已下青松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