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寒人(hán rén)的意思:指贫穷、贫困的人。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林僧(lín sēng)的意思:指在林中修行的僧人,比喻人远离尘嚣,专心修行。
前明(qián mí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就已经明白或预见到了。
树枝(shù zhī)的意思:形容事物根基深厚,稳固可靠。
霜寒(shuā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冷淡。
宿鸟(sù niǎo)的意思:指待在一个地方不肯离去的人或者动物。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野外(yě wài)的意思:指在户外、田野或野外进行活动或工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院生活的静谧与庄严。
首句“一灯长夜佛前明”,以一盏孤灯照亮佛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光明与指引。这盏灯在漫长的夜晚中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为黑暗中的行者提供了光亮,也象征着智慧与希望。
接着,“庭树枝多宿鸟争”,描绘了夜晚庭院中鸟儿的活动。繁茂的树枝上,栖息着许多鸟儿,它们在争抢着什么,或许是在觅食,或许是在交流。这一场景虽小,却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与前面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野外霜寒人未起”,将视线从庭院拉向更广阔的自然环境。霜寒的野外,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未被外界的寒冷所惊醒。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隐喻了世间的忙碌与宁静,以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最后,“林僧肃肃又经行”,将焦点再次聚焦于禅院内。林中的僧侣们,穿着整齐,神情肃穆,正在继续他们的修行之路。他们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一心向道,体现了佛教徒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展现了禅宗生活中的宁静、和谐与内在的修行过程,传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