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幻住草庵·其二》
《宿幻住草庵·其二》全文
明 / 姚广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一灯长夜前明,庭树枝宿鸟争。

野外寒人未起,林僧肃肃经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寒人(hán rén)的意思:指贫穷、贫困的人。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林僧(lín sēng)的意思:指在林中修行的僧人,比喻人远离尘嚣,专心修行。

前明(qián mí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前就已经明白或预见到了。

树枝(shù zhī)的意思:形容事物根基深厚,稳固可靠。

霜寒(shuā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冷淡。

宿鸟(sù niǎo)的意思:指待在一个地方不肯离去的人或者动物。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野外(yě wài)的意思:指在户外、田野或野外进行活动或工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院生活的静谧与庄严。

首句“一灯长夜佛前明”,以一盏孤灯照亮佛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光明与指引。这盏灯在漫长的夜晚中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为黑暗中的行者提供了光亮,也象征着智慧与希望。

接着,“庭树枝多宿鸟争”,描绘了夜晚庭院中鸟儿的活动。繁茂的树枝上,栖息着许多鸟儿,它们在争抢着什么,或许是在觅食,或许是在交流。这一场景虽小,却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与前面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野外霜寒人未起”,将视线从庭院拉向更广阔的自然环境。霜寒的野外,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未被外界的寒冷所惊醒。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隐喻了世间的忙碌与宁静,以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最后,“林僧肃肃又经行”,将焦点再次聚焦于禅院内。林中的僧侣们,穿着整齐,神情肃穆,正在继续他们的修行之路。他们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一心向道,体现了佛教徒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展现了禅宗生活中的宁静、和谐与内在的修行过程,传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姚广孝

姚广孝
朝代:明   字:斯道   籍贯:苏州府长洲   生辰:1335—1418

(1335—1418)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猜你喜欢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

仗节亲宣诏语还,敢期幼稚得重看。

铁衣冷桂龙鳞静,宝剑高藏玉彘寒。

兵甲从今挽河水,儿孙力与复儒冠。

清闲放意山林下,老援何能更据鞍。

(0)

浴罢

浴罢披襟竹影斜,客中残暑散空花。

人行窗外云无脚,月起林间灯映纱。

举酒闻钟知近寺,谈诗食李却忘家。

明朝又浴还来此,何必开樽只煮茶。

(0)

临安久雨

初夏连朝雨,土人云入梅。

但闻檐溜密,不见晓光开。

衣润疑沾汗,阶空任长苔。

地车无住著,只拟上层台。

(0)

和王应夫见贻二首·其一

不见应夫久,永怀清晤同。

名高湖海内,诗在笑谈中。

光泛崇兰露,香传碧桂风。

只应家学著,更看庙堂功。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五

寂历秋风晚,闲庭落叶深。

天高晴日澹,山净暮烟沉。

疾病无时已,年华有底侵。

两行南去雁,一片北归心。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八十五

寂历斜阳岸,高低犹涨痕。

轻舟随浪稳,远水带烟昏。

野色几番换,乔林何处村。

情怀了无事,安得易销魂。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