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颜还照月,怜水复怜空。
《咏镜》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咏镜》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镜子的特质与它对人心理的微妙影响。
“汉皇露掌分青铜”,开篇以“汉皇”象征古代帝王,用“露掌分青铜”描绘出古代镜子的珍贵与独特,青铜在古代是制作镜子的主要材料,而“露掌”则暗示了镜子如同晨露般珍贵,轻轻一触便能映照出万物。
“蒲萄神镜凝妆红”,这里将镜子比作“蒲萄神镜”,蒲萄在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象征着镜子的色彩丰富,能够映照出各种颜色,包括“凝妆红”,即化妆后的红色,强调了镜子不仅能映照外物,还能映照人的妆容,反映出人物的情感与状态。
“照颜还照月,怜水复怜空”,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镜子的功能与意义。镜子不仅能够映照人的面容,还能映照月亮,象征着镜子能够反映外界的一切景象。同时,“怜水复怜空”则表达了镜子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反射,更蕴含了对自然、宇宙乃至心灵的深刻理解与同情,它仿佛能够理解水的流动与空的静谧,引申出镜子作为媒介,连接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意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镜子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越物质属性的精神层面,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于镜子这一日常物品的深刻思考和哲学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鼠渡江
江北鼠,口衔尾,结伴成群满沙觜。
飞尘满野,烈日在天。江北农人,忧心如煎。
江南稻秧齐,沃土不须雨。同类渡江,适此乐土。
楚豫稻粱,堪足天下。
今年不雨春复夏,估不开仓谷添价。
鼠乎鼠乎,勿食禾黍。禾黍食尽,及尔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