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六》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六》全文
元 / 明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眼花落井眩双神,雪步迢迢见欲真。

澹墨画图玉影黄昏庭院倚阑人。

唾绒犹认窗间迹,啼粉空馀镜面尘。

消得黄金铸成屋,年年雪里贮芳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芳春(fā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花草盛开的美景。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镜面(jìng miàn)的意思:指事物的表面,也比喻事物的外在形象或表象。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唾绒(tuò róng)的意思:指言辞恶劣,不值一提的东西,也用来形容人品行低劣。

消得(xiāo de)的意思:指消除、解决问题或难题。

眼花(yǎn huā)的意思:指眼睛看东西时发生视觉模糊或眩晕的情况。也用来形容看得过多或过快而感到眼睛不舒服。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玉影(yù yǐng)的意思:指美人的容颜或形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高洁。首句“眼花落井眩双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凝视梅花时的恍惚之感,仿佛梅花之美让人心醉神迷。接着,“雪步迢迢见欲真”则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洁白与高远,仿佛在雪地里漫步,才能真正领略到梅花的风骨。

“澹墨画图横玉影”一句,运用了水墨画的技法,将梅花的玉质之影描绘得淋漓尽致,既表现了梅花的清雅,也体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黄昏庭院倚阑人”则将画面置于黄昏的庭院之中,一位女子倚靠栏杆,欣赏着这满园的梅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后半部分“唾绒犹认窗间迹,啼粉空馀镜面尘”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梅花凋零后的痕迹,虽然美丽不再,但那份曾经的芬芳与美丽却依然留在人们心中。“消得黄金铸成屋,年年雪里贮芳春”则是对梅花永恒魅力的赞颂,即使用黄金打造房屋也无法永久保存梅花的春天,唯有每年的雪中,梅花的芳香与美丽才能得以延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而珍贵的感慨。

作者介绍
明本

明本
朝代:元   号:中峰   籍贯:钱塘(今杭州)   生辰:1263—1323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为杨仲起寿

天台高压东南州,秀钟千古生公侯。

君才槃槃第一流,学优颜闵卑由求。

天意端为斯文忧,妙龄掉鞅从英游。

笔力挽强回万牛,金玉精美价未酬。

文章从古天地雠,演起大业难延留。

腾骧万里须骐骝,行看大对悟凝旒。

擢冠多士骑鳌头,归来双亲喜气浮,充闾佳瑞乐事修。

烟霄衮衮殊未休,整顿乾坤摅壮猷。

策勋稷契伊吕周,请公为酬白玉舟。

他年名遂高千秋,却揖刘阮寻浮邱。

(0)

和象翁雪·其二

剪水天为农发祥,岂知寒卧欲成僵。

朱门快意酒肉会,墨客驰神词翰场。

梁苑集中呈赋手,灞桥行处吐诗香。

羊羔茗饮评清浊,相去何殊千丈强。

(0)

过菁山秀王墓

对案毬狮衮,来冈阵马驱。

谶书曾昔验,王气慨今无。

犹喜王侯冢,免遭诗礼儒。

葱葱馀壤树,柯叶尚纷敷。

(0)

访山庵

弥月住山家,晴天物色奢。

莺迁对人语,蜂聚报僧衙。

笋老欲成竹,蕙香开遍花。

清吟无个事,冉冉送春华。

(0)

和黄山秋吟·其四

从教日日把巫焚,无补河流一尺浑。

甘霔要从方寸出,土龙刍狗不须论。

(0)

次韵鉴中八咏·其三崇山

会稽山水国,崇山幽事多。

当时觞咏处,春净花颜酡。

磊落黄金罍,玲珑白玉珂。

行乐须及时,美人在丘阿。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