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罢官后稍谢宾客十绝·其九》
《罢官后稍谢宾客十绝·其九》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求田问舍本无期废弃衰年此时

未拟沃州旧隐,且从新托试维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从新(cóng xīn)的意思:重新,重新开始

废弃(fèi qì)的意思:指为了做某件事情而连夜工作,甚至连睡觉和吃饭都忘记了。

旧隐(jiù yǐn)的意思:旧隐指的是旧日的隐士,形容过去的人或事物已经过时或不再适用。

求田(qiú tián)的意思:指农民劳动者为了自己的生计而耕种田地,含有辛勤劳动和勤奋致富的意思。

衰年(shuāi nián)的意思:年纪老迈,身体衰弱,无法干活。

维持(wéi chí)的意思:保持某种状态或局面不变,不让其发生改变。

沃州(wò zhōu)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无期(wú qī)的意思:无限期限、没有期限。

求田问舍(qiú tián wèn shè)的意思:指求助他人,寻求帮助或意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在罢官之后所作,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首句“求田问舍本无期”,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从未追求过世俗的功名利禄,也没有刻意去寻找安身立命的住所,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心境。

次句“废弃衰年适此时”,描述了诗人正值晚年,却意外地得到了某种解脱或自由,似乎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现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适应。

第三句“未拟沃州那旧隐”,借用了东晋高僧慧远法师在沃洲山隐居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并未计划回到过去那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暗示了他对于当前生活选择的肯定和坚持。

最后一句“且从新托试维持”,则表明诗人愿意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寻求生活的平衡与和谐,展现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变化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罢官后淡然处世、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以及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意与对未来探索的开放心态。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春江曲

持竿垂钓,顶笠披蓑。兰舟桂棹,沧海烟波。

得鱼沽酒,邀月讴歌。芦林深处,食宿婆娑。

(0)

归里上东山

曲磴荒苔冷旧游,空馀猿鹤故山秋。

老僧相见还青眼,倦客归来已白头。

浪笑生涯皆堕甑,放怀天地总虚舟。

不堪转忆浮生事,云自悠悠水自流。

(0)

和别徐太室先生

海曙楼高绿野深,洞门修竹自阴阴。

烟霞昼掩春长在,风雨时闻龙一吟。

晚节黄花开满径,高秋青桂喜成林。

芳尊数倒欢无尽,怅别翻怜病客心。

(0)

老仆行

行路难,漫天风雪春犹寒。

漕河挽舟日复日,侵肌彻骨心为酸。

高樯长缆拽不上,北望平堤倍惆怅。

千艘万舰争趣先,载道奔忙俱少壮。

独怜老仆年最高,冲寒不任终朝劳。

冰消泥泞没双脚,脚板惨裂如婴刀。

舟行百里日未暮,寒威栗烈中心怖。

人生苦乐会有期,老怀难向青山诉。

行年六十还有奇,齿牙半落发已稀。

主人厚恩耻不报,效身犬马应忘疲。

独羡舟中美年少,庖厨不窥但坐啸。

重襦复袜日饱餐,得侍君前恣窈窕。

吁嗟岁月不我留,韶光暗逐黄河流。

旧时髫龄万千辈,此日相看俱白头。

白头皮肉那足惜,自入衰年少筋力。

少年好学挽舟行,莫到老来行不得。

(0)

赋得燕台春草送袁司徒乃弟还广

昨夜东风蓟苑过,晓吹新绿满关河。

冶游细马骄如许,归去王孙怨几多。

湛湛暗凝霄露润,凄凄晴带野烟和。

最怜别后池塘梦,江北江南奈远何。

(0)

恭祀永陵有述·其二

丹诏脩时祀,词臣肃桂觞。

仙坛秋日静,宝篆瑞辉扬。

俎豆纷陈列,冠裳供祼将。

梧山思帝舜,桐室忆成汤。

恍惚神如在,凄其泪欲滂。

更祈垂庇泽,宗社万年康。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