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端若以朱丝栏见邀作而偶失所在久方得之喜而赋诗寄丁希韩因以见及遂申前志次韵》
《石端若以朱丝栏见邀作而偶失所在久方得之喜而赋诗寄丁希韩因以见及遂申前志次韵》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断雁沈踪共倚栏,定应齐客解偷关。

忽惊辽鹤排空至,何啻廉珠昨夜还。

假宠已惭名下误,强颜终愧笔头悭。

江流有尽情无尽,须把高风付子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头(bǐ tóu)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法时的笔尖或笔锋。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何啻(hé chì)的意思:不亚于、不逊色于

假宠(jiǎ chǒng)的意思:假意取悦,虚伪的宠爱。

尽情(jìn qíng)的意思:尽情指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

辽鹤(liáo hè)的意思:形容举止轻盈、自由自在,像鹤一样自在飞翔。

名下(míng xià)的意思:指属于某人所有的、在某人名下的东西。

排空(pái kōng)的意思:排空指将物体内部的空气或者其他物质排出,使其变为空虚或空洞。

强颜(qiǎng yán)的意思:勉强维持笑容或表面镇定,内心却感到不自在或尴尬。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石端若以朱丝栏见邀作而偶失所在久方得之喜而赋诗寄丁希韩因以见及遂申前志次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一只断雁共同倚靠栏杆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感慨。

首联“断雁沈踪共倚栏,定应齐客解偷关”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断雁孤影与诗人相依,仿佛在诉说着孤独与思念。颔联“忽惊辽鹤排空至,何啻廉珠昨夜还”运用了辽鹤和廉珠的典故,辽鹤突然飞来,如同久别重逢,而廉珠的归来则象征着意外的惊喜,两处都充满了情感的波动。

颈联“假宠已惭名下误,强颜终愧笔头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与自责,以及对才华不足的遗憾。尾联“江流有尽情无尽,须把高风付子山”则以江水为喻,说明情感虽有尽头,但高尚的品格却永存不朽,最后将这种精神寄托于友人,希望他能传承并发扬光大。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我反省的深刻思考,同时融入自然景象的描绘,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江南曲

中原万里莽空阔,山过长江翠如泼。

楼台高下垂柳阴,丝管啁啾乱花发。

北人却爱江南春,穹碑城外如鱼鳞。

青山江上何曾老,曾见南人是北人。

(0)

读史五首·其五

五侯浊四海,白日沦光辉。

处士切忧国,空言相是非。

郭泰不绝俗,申屠能见机。

朱凤翔千仞,百世令人希。

(0)

贞母阡

石门山前箭如雨,朝别良人暮为□。

石门山下百尺泉,一日身死哀千年。

至今石门山下路,人称烈妇禹家□。

墓前斜日一僧归,即是当年十岁儿。

(0)

夜归

夜归人已卧,山月犹在户。

惊鹊翻暗丛,哀鸿响遐渚。

风虚籁静壑,霜肃气澄宇。

顾影忽兴怀,孤身在羁旅。

(0)

兵退后作

朔风号枯枝,长夜何漫漫。

微月出复没,零露凄以漙。

露漙不足悲,严霜为之寒。

饥乌下丛薄,猛虎鸣其间。

鬼灯照虚馆,落叶何珊珊。

萧萧远征人,载歌《行路难》。

我心增惨戚,岂不思东还。

欲济川无梁,中道多阻艰。

弱子病且死,老妻方忧患。

明将登前途,念我衣裳单。

斧冰汲涧水,采薪事朝餐。

慨彼《下泉》诗,悠然起长叹。

(0)

赠周玄初尊师

玄都道士身如鹤,长傍青松寄此生。

梦破九霄风雨急,神游八表雪霜清。

吹笙每应秋声起,披羽微连夜色明。

我欲相从拾瑶草,漫山落叶断人行。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