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箓(bǎo lù)的意思:宝贵的文献或文件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凤烛(fèng zhú)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才,也比喻希望或光明。
后月(hòu yuè)的意思:后来的月亮,比喻事后的局势或发展。
欢笑(huān xiào)的意思:形容非常开心、高兴的笑声。
教坊(jiào fāng)的意思:指古代的宫廷或寺庙内的学习场所,也指妓院。
景色(jǐng sè)的意思:指美好的未来前途。
来到(lái dào)的意思:接受任何人或事物,不加以拒绝。
狼烟(lá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中敌人发出的烟火信号,也泛指战争的迹象或开始。
龙灯(lóng dēng)的意思:形容光亮明灿烂的灯火。
谩说(màn shuō)的意思:胡乱地说话,没有根据地妄加评论或诋毁他人。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宁静(níng jìng)的意思:指安静、平静、没有噪音或干扰的状态。
蓬岛(péng dǎo)的意思:蓬岛指的是一个虚幻的、不存在的地方。用来形容事物的虚幻或不切实际。
翘望(qiáo wàng)的意思:翘望是指高度期待、殷切希望。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书符(shū fú)的意思:书写文字,表示写字的工具或书籍。
舜禹(shùn yǔ)的意思:指舜和禹,用来形容两人并驾齐驱,齐心协力。
四边(sì biān)的意思:四个边角,形容周围围得严严实实,没有漏洞。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万民(wàn mín)的意思:指所有的人民或众多的民众。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尧舜(yáo shù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尧和舜,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仁德兼备。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禹汤(yǔ tāng)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时能以公正、明智的方式解决问题。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杂剧(zá jù)的意思:指杂乱无章、混乱不堪的局面或事物。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国泰民安(guó tài mín ān)的意思:国家安定,人民安康。
太平无事(tài píng wú shì)的意思:形容社会安定,没有战乱和麻烦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开篇“太平无事,四边宁静狼烟眇”即设定了一种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的氛围,其中“狼烟眇”暗示着边疆长期无战争的平静状态。
接着,“国泰民安,谩说尧舜禹汤好”表明了诗人对古代圣君的赞美之情,这里的“谩说”并非贬义,而是出于对历史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随后,“万民翘望彩都门,龙灯凤烛相照”则描绘了一个节庆气氛浓厚的景象,人们对于元宵佳节的期待与喜悦。
“只听得教坊杂剧欢笑。美人巧。”这一句通过对音乐和美女的描述,更深化了诗中的欢乐氛围。“宝箓宫前,咒水书符断妖”可能是在描绘一种驱邪祈福的仪式,表达了人们对于平安生活的渴望。
“更梦近、竹林深处胜蓬岛。”这一句中,“竹林深处”与“胜蓬岛”相比,显然是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之境的追求。紧接着,“笙歌闹。”则继续强化了节日中的热闹欢乐氛围。
最后两句“奈吾皇,不待元宵景色来到。只恐后月,阴晴未保”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不必等待佳节而现身的期盼,以及对未来天气变化的担忧。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朝政和自然环境的一种关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太平盛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历史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的担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效元白体作荔枝歌
南行五月殊苦热,火云莽莽炎飙烈。
况历山城瘴气多,复经涨海心如惙。
久闻丹荔誇荔洲,征夫恰值濯枝节。
船头望见繁星垂,未曾入齿先怡悦。
缓程系缆促舟人,亟买盈筐要新撷。
千颗黑叶须臾至,才见流涎同饕餮。
绛绡乍启即魂惊,爪肤未忍怜奇绝。
细剥嫣红出莹然,氤氲满眼咀冰雪。
润喉那得顾中消,恣啖岂敢辞吻裂。
座中相饷劝加餐,愿予多端品题切。
苞如紫障围玉颜,坼如解襦吹烛灭。
脱如赤盘泻月珠,堆如肪脂并刀截。
膜如点酪水晶盐,瓤如盛酿玻璃澈。
光如汤饼试素汗,味如蒲萄剧清冽。
嚼如甘露液无滓,含如好女妃唇齧。
芳泽无定属生香,色态有质都不屑。
荔支之美乃至此,似予所见徒饶舌。
玉环惯爱走红尘,君谟好事杀青列。
自非亲见果予腹,翻笑前人作口孽。
还忆故乡当兹辰,赏心佳果满园拆。
虽有朱樱与醉李,一一方此味俱劣。
人生若不食荔支,枉用繁华住江浙。
作歌聊复仿竹枝,传倡江头助鼓枻。
为分馀润及长年,漫停邪许且三咽。
更拟饱吃百千回,蔗浆十斛重须设。
《戏效元白体作荔枝歌》【清·赵沺】南行五月殊苦热,火云莽莽炎飙烈。况历山城瘴气多,复经涨海心如惙。久闻丹荔誇荔洲,征夫恰值濯枝节。船头望见繁星垂,未曾入齿先怡悦。缓程系缆促舟人,亟买盈筐要新撷。千颗黑叶须臾至,才见流涎同饕餮。绛绡乍启即魂惊,爪肤未忍怜奇绝。细剥嫣红出莹然,氤氲满眼咀冰雪。润喉那得顾中消,恣啖岂敢辞吻裂。座中相饷劝加餐,愿予多端品题切。苞如紫障围玉颜,坼如解襦吹烛灭。脱如赤盘泻月珠,堆如肪脂并刀截。膜如点酪水晶盐,瓤如盛酿玻璃澈。光如汤饼试素汗,味如蒲萄剧清冽。嚼如甘露液无滓,含如好女妃唇齧。芳泽无定属生香,色态有质都不屑。荔支之美乃至此,似予所见徒饶舌。玉环惯爱走红尘,君谟好事杀青列。自非亲见果予腹,翻笑前人作口孽。还忆故乡当兹辰,赏心佳果满园拆。虽有朱樱与醉李,一一方此味俱劣。人生若不食荔支,枉用繁华住江浙。作歌聊复仿竹枝,传倡江头助鼓枻。为分馀润及长年,漫停邪许且三咽。更拟饱吃百千回,蔗浆十斛重须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1067c67f671f59063.html
大小龙潭
岩形既以纡,泉势因之折。
直下千尺峰,洄漩注空穴。
白练化为环,古钵盛秋雪。
云过偶然堕,长与高空绝。
冷光扑须眉,照影终不澈。
蜿蜒谁所蓄,藕孔新丝结。
龙去潭水寒,龙来潭水热。
去来恒随风,扫此潭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