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方(bā fāng)的意思:八个方向,指各个方面、各个地方。
板屋(bǎn wū)的意思:指住宅简陋、简单的房屋。
断发(duàn fà)的意思:指割发,剪掉头发。
发文(fā wén)的意思:发布文章、发表言论
逢掖(féng yè)的意思:指在朝廷中得到亲近、接近的机会。
歌呼(gē hū)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句吴(gōu wú)的意思:指言辞犀利、刻薄,能够让人感到刺痛的话语。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秦中(qín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冷静、坚定,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
甚至(shèn zhì)的意思:甚至表示程度上超出预期或意料之外,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的极端或出乎意料的程度。
文身(wén shēn)的意思:指在身上刺绣、绘画或纹身,也可指文化和艺术的体现。
五时(wǔ shí)的意思:指正午时刻,也泛指时刻
幸甚(xìng shèn)的意思:非常幸运、非常庆幸
休畅(xiū chà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义问(yì wèn)的意思:指以正义之心和真诚的态度询问、探问。
咏志(yǒng zhì)的意思:咏志指歌颂、赞美人的志向和抱负,鼓励人们追求理想,奋发向前。
章甫(zhāng fǔ)的意思:指人的仪表端庄、举止得体。
断发文身(duàn fà wén shēn)的意思:指古代士人为了表达忠诚和坚定的信仰,愿意剃发和纹身。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步出夏门行四首(其三)土不同》,描绘了诗人西行至秦中的旅程。他描述了沿途所见的简朴生活,如板屋为居,途经宋鲁之地,遇到穿着古代礼服的人们。诗人提及“断发文身”,可能是指当地的民俗特色,以及在吴地的遭遇。接着,他写到燕赵之地的豪情壮志,人们弹剑而歌,显示出各地风情的多样性和慷慨激昂的精神风貌。
“八方异施,等若五时”表达了对各地风俗习惯和季节变化的感慨,认为尽管各有特色,但都如同四季更迭般自然和谐。诗人感叹道,“义问休畅,所底如归”,意思是道义的追寻虽有阻碍,但内心仍向往归宿与安宁。最后,诗人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收尾,表达出内心的庆幸和志向的抒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旅行的见闻,展现了作者对各地风土人情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个人情感的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谭供奉
丹山灵凤质,偶别帝梧飞。
忽忆华林好,还收倦翼归。
绿深宫树合,红薄苑花稀。
重到回翔地,卑栖叹昨非。
送窦彦法学士被诏赴阙
绿发传家五丹桂,青云错路两朱轓。
凤批天语来严诏,马跃春风候禁门。
造膝从容应有问,披心慷慨不无言。
君王一见知堪用,未历财闱定改恩。
送觉上人还霅
卞山风月古,秀发在诗人。
之子含清骨,禅师托后身。
千篇取箧藁,一梦绕乡蘋。
知己大丞相,无劳揖缙绅。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