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茶杯(chá bēi)的意思:比喻人的容量小,才能有限。
馋脂(chán zhī)的意思:形容人贪吃或贪图享受美食的样子。
长门(cháng mén)的意思:指长久的门客,也用来形容长期受人重用的人。
玳瑁(dài mào)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或物品的品质极好。
丹铅(dān qiā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画的墨迹或字迹红润明丽。
豆蔻(dòu kòu)的意思: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凌云(líng yún)的意思:凌驾云层,高出众人之上。形容人的志向远大,超越一般。
蔷薇(qiáng wēi)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而短暂,也可指代美丽的事物。
轻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天气寒冷,但不算严寒。
萧郎(xiāo láng)的意思:指贫穷潦倒的男子。
宵漏(xiāo lòu)的意思:指时间已经很晚,天快亮了。
新书(xīn shū)的意思:指新出版的书籍,也可比喻新的观点、新的学说、新的理论等。
牙签(yá qiān)的意思:指形状细小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细碎的事物。
- 鉴赏
这首《百媚娘·读书》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沉浸于阅读之中的美好场景。
开篇“满架牙签曾购”,以“牙签”形容书籍的珍贵与精致,暗示了女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珍爱。接着“入掌茶杯常覆”,通过日常的小细节,展现了女子在阅读时的专注与投入,连茶杯都因长时间握持而翻覆。
“郎著新书还未较,玳瑁亲教装就”,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新书”与“旧书”的对比,以及“未较”与“装就”的动作,既表现了女子对新知识的期待,也体现了她对书籍整理的用心。通过“玳瑁”这一材料,进一步强调了书籍装帧的精美与价值。
“盥罢蔷薇挼豆蔻,细把丹铅读”,“盥罢”表明阅读前的准备,女子在沐浴后,以蔷薇与豆蔻为伴,静心细读,体现了阅读环境的雅致与阅读态度的虔诚。“丹铅”在这里指代书籍的校勘工作,女子不仅阅读,还亲自参与书籍的校对,展现了其对知识的严谨追求。
“却羡长门堪售,更似凌云堪奏”,“长门”原指汉武帝时期陈皇后被废后的居所,此处借指女子希望自己的学识能够得到赏识,如同陈皇后一样,虽身处逆境,但才华仍能被发现并得以施展。“凌云”则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成就,表达了女子对于未来事业或学术上的期待与憧憬。
“狂烛馋脂都换却,坐彻莲花宵漏”,“狂烛”可能是指夜晚点燃的蜡烛,女子为了阅读,不惜耗费大量蜡烛,直至深夜。“馋脂”比喻对知识的渴望,女子将对知识的追求比作对美食的渴望,形象生动。而“莲花宵漏”则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女子沉浸在阅读中,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转。
最后,“渐觉轻寒肩上透,便拥萧郎袖”,随着夜深气温下降,女子感到轻微的寒意,于是紧紧拥住身边的伴侣(“萧郎”),这既是对身体温暖的需要,也是情感依偎的体现,暗示了在知识探索的旅程中,伴侣的支持与陪伴同样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阅读中的专注、勤奋与对知识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于个人成长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以及对伴侣之间情感的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