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寒半榻朽,立月一株枯。
《伤秋》全文
- 注释
- 旦暮:早晚,这里指短暂的时间。
馀生:剩余的生命,晚年。
肌肤:身体,此处指身体状况。
十分无:几乎不剩下什么,极其虚弱。
眠寒:在寒冷中睡眠。
半榻:半张床,形容生活环境简陋。
朽:破旧,腐烂,这里指床铺状态不佳。
立月:站立在月光下。
一株:一棵,形容孤独。
梦:此指人生的理想或追求。
双树:佛教中常指生命之树和智慧之树,这里可能象征精神寄托。
诗:诗歌,也代表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抗争。
却万夫:抵挡万人,比喻诗的力量强大。
名山:著名的山,常指隐居之地。
未归得:未能归隐。
可惜:令人惋惜。
死江湖:死在他乡,非故土。
- 翻译
- 在短暂的余生里度日,身体衰弱不堪。
寒冷中半张床铺已破旧不堪,月下如同一棵枯木站立。
梦已随着双树远去,诗歌却能抵挡万难。
未能归隐于名山,遗憾地客死他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秋天景象和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旦暮馀生在,肌肤十分无"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消亡的悲凉之感。"眠寒半榻朽,立月一株枯"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冷清和树木的枯萎。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凋零、时光易逝的哀伤。
"梦已随双树,诗犹却万夫"一句,则是说尽管梦想随着那些双双相依的树木消散了,但诗意和诗情却仍旧如故,不减万分。这里,"万夫"形容诗情浓郁、深厚。
最后两句"名山未归得, 可惜死江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未能实现理想、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名山"在这里象征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而"可惜死江湖"则是诗人对自己不能如愿归隐山林,终老于世俗纷争之中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物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传达了对生命易逝、理想难以实现的深切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刘宪十君子轩
北极元轩气,受命惟尔独。
四方散子孙,万里异闽蜀。
戴谱六十一,岩谷无遗录。
段记三十九,冥搜出隐伏。
世若不尽见,谁为合其族。
儒林老丈人,与世谈无欲。
开轩延十君,跪坐进三沐。
高低列云来,新旧间伯叔。
团栾十家春,门户各清肃。
客至为卷帘,赞名问寒燠。
一见伯玉辈,遂使季子服。
我欲作竹史,就君求品目。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