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巫(dà wū)的意思:指具有超凡能力的巫师或术士,也用来形容才能出众的人。
酣歌(hān gē)的意思:指高兴地欢唱歌曲或大声歌唱。
漓漓(lí lí)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明亮。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鸣角(míng jiǎo)的意思:指发出警报或战斗的信号。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群儿(qún ér)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一群事物聚集在一起。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日脚(rì jiǎo)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过去了。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山栖(shān qī)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山中栖息。
神欲(shén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欲望非常强烈,难以抑制。
神乐(shén yuè)的意思:
◎ 神乐 shényuè
[kagura] 日本神道教的一种庄严舞蹈,现在是日本乡村节日庆典的一个组成部分头水(tóu shuǐ)的意思:指在竞争中排名第一的人或物。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小大(xiǎo dà)的意思:指小的事情看得很重要,大的事情看得很轻。
夷人(yí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或非本地人
正自(zhèng zì)的意思:自己纠正错误或改正缺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民间祭祀神灵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生动的现场感。
首句“夷人事神正自醵”,开篇点明了祭祀活动的主体——夷人,他们以聚餐的形式来祭祀神灵,体现了民间宗教活动的朴素与热烈。接着,“山头水边与神乐”进一步渲染了祭祀地点的自然环境,山川河流与神灵共舞,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大巫庞衣手摇铎,群儿伐鼓更鸣角”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主要参与者——大巫与群儿。大巫身着宽大的服饰,手持铎器,引领着仪式的进行;群儿则敲击鼓角,为仪式增添节奏与活力。这一画面生动展现了祭祀活动中不同角色的分工与协作。
“青山历历神欲归,湘水漓漓日脚西”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祭祀活动即将结束。青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神灵即将离开;湘水在落日余晖中泛起涟漪,日影逐渐西移,预示着一天的结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神灵与人间的暂时别离。
最后,“小大酣歌向山栖,神羹满盎均汝釐”描述了祭祀活动结束后的情景。参与祭祀的人们在山间尽情歌唱,享受着欢乐的时光;而祭品中的神羹被分发给众人,象征着神灵的恩赐与分享。这一幕温馨而和谐,体现了祭祀活动对社区团结与共享精神的促进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民间宗教活动的特色与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琴曲歌辞.王敬伯歌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渌水青山从此隔。
送崔夷甫员外和蕃
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
经春逢白草,尽日度黄沙。
双节行为伴,孤烽到似家。
和戎非用武,不学李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