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当谢云物,慎勿累清虚。
独影行相对,新桐意寂如。
这首诗《看月》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赏月时的心境与感悟。
首句“引坐竟良夜”,诗人邀请自己坐下,享受这美好的夜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长的氛围。接着,“萧条万事疏”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面对世间万物,他感到一种淡淡的疏离感。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尘世的某种厌倦和逃避。
“还当谢云物,慎勿累清虚。”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感激之情,并提醒自己要珍惜这份清静与纯净,不要让世俗的纷扰玷污了心灵的净土。这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独影行相对,新桐意寂如。”诗人以“独影”自喻,与“新桐”相对,形象地描绘了孤独与寂静的场景。新桐的“寂如”不仅指其生长环境的宁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深沉。
最后,“谁能抱离索,短句诉蟾蜍。”诗人感叹,谁能理解他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只能通过简短的诗句向月亮倾诉。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也展现了他对自我情感的深刻洞察和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月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以及对自然美和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