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问见和寄彦文绝句过蒙推借谨次韵奉酬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程俱所作的《叔问见和寄彦文绝句过蒙推借谨次韵奉酬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才情以及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
首句“正是群疑判稚丁”,以“群疑”暗示复杂的人际关系或社会问题,而“稚丁”则比喻年轻或初出茅庐的人,暗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年轻人往往需要面对诸多疑问和挑战。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年轻人成长环境的关注与思考。
第二句“鸣鹘时骇曼胡缨”,“鸣鹘”指的是飞翔的鹘鸟,象征着自由与力量;“曼胡缨”则是古代贵族的装饰品,这里可能暗喻某种权势或地位。整句通过鹘鸟的飞翔与曼胡缨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力量与权势之间关系的思考。
接下来,“青藜烛照三冬足”,“青藜烛”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照明工具,常用来形容读书或学习的场景;“三冬足”则可能指长时间的阅读或学习。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赞美了长时间深入阅读或学习所带来的智慧与成就。
最后一句“黄绢词先七步成”,“黄绢词”可能是指用黄色丝绢书写的文章或诗歌,象征着高雅与珍贵;“七步成”源自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形容才思敏捷。整句通过对比,赞扬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与快速创作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情、才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个人成长、知识积累与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典故,诗人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文学世界,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