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县太君挽辞二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板舆(bǎn yú)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僵硬,活动不灵活。形容行动迟缓、不灵敏。
长平(cháng píng)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和平状态,也可指长时间的稳定局面。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川流(chuān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形势迅猛。
封邑(fēng yì)的意思:指古代封建时代皇帝赐给臣子的土地和封地。
高门(gāo mén)的意思:指高门阀贵族家庭,也泛指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沈泉(shěn quán)的意思:形容沉静深邃,不为外物所动。
寿宫(shòu gōng)的意思:指长寿的地方或长寿的人家。
嗣子(sì zǐ)的意思:指继承父亲地位、职位、财产等的儿子。
足以(zú yǐ)的意思:足够;充分到达某种程度
- 注释
- 封邑:贵族的封地。
贵:显贵。
嗣子:继承人,子嗣。
贤:贤能。
板舆:简易车,古代对老人乘坐的轻便车辆。
寿宫:指代老年人的居所或陵墓。
迁:迁移,这里指去世。
长平:古代战场名,此处可能象征逝者的历史背景。
濩泽:古代湖泊名,可能象征逝者的归宿。
馀庆:遗留的福分,好运。
沈泉:黄泉,指地下,常用来指代死亡。
- 翻译
- 富贵源自封地,传承子孙贤良。
初次听说他坐上简易车离开,突然心痛宫殿已迁移。
树林环绕长平遗址,河流穿越濩泽之前方。
家族的荣光犹在,足以安慰他在黄泉的沉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彭城县太君(可能是一位尊贵的女性)所写的挽辞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其家族美德的赞扬。首句“封邑从夫贵”暗示了太君的夫婿地位显赫,家族因他的荣耀而尊贵;“传家嗣子贤”则强调了家族后继有人,子孙皆贤良。
诗中提到“初闻板舆去”,意指太君去世,诗人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震惊;“忽怆寿宫迁”表达了对太君突然离开人世的悲痛,以及对寿宫(可能是指墓地)迁移的感伤。“树隐长平外,川流濩泽前”描绘了太君安息之地的环境,山水环绕,似乎在暗示她的灵魂将融入自然之中。
最后两句“高门馀庆在,足以慰沈泉”表达了对太君身后家族福祉的肯定,认为家族的余庆(福分)仍在,足以安慰她在黄泉之下。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寄托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