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猿摇涧月,飞鹭点秋山。
《林下》全文
- 注释
- 结屋:建造房屋。
万松顶:松树覆盖的山顶。
悄无:寂静无声。
人往还:人们的来来往往。
饮猿:猿猴饮水。
涧月:山涧中的月光。
飞鹭:飞翔的白鹭。
秋山:秋天的山峦。
竹静:竹林安静。
风相挠:微风吹过竹林。
水流:流水声。
云自闲:白云悠然自得。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忘物我:忘记自我与外界。
禽语:鸟儿的鸣叫。
两相关:相互应和。
- 翻译
- 在万松之巅盖起房屋,静悄悄地没有人的来去。
喝着溪涧中的水,月光下猿猴摇动枝头,飞翔的白鹭点缀着秋日的山峦。
竹林宁静,微风轻拂,水声潺潺,白云悠悠自在。
我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忘却了自我与外物,鸟儿的鸣叫声相互呼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景象。开篇“结屋万松顶,悄无人往还”塑造出一片幽深而孤寂的居所,远离尘嚣,只有松树环抱。这不仅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也映射出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接下来的“饮猿摇涧月,飞鹭点秋山”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月光下的溪流中有猿饮水,远处的山上有鹭点缀,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热爱。
“竹静风相挠,水流云自闲”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恬淡自适的情趣。竹林在微风中轻摇,与水流和浮动的云朵共同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最后,“翛然忘物我,禽语两相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与忘我之境。诗人仿佛已经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与林间的鸟鸣声相应和,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纷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申思三首·其一
戚戚岁云暮,我行适潇湘。
兄弟持我泣,父母泪纵横。
云有薄田畴,卒岁具粢梁。
胡为去万里,骨肉相乖张。
局蹐诉父母,儿自恋家乡。
举事触明宪,置理窜南荒。
程期若星火,不得少留行。
勿复远思念,兄弟善持将。
吞声出门闾,沉痛绝衷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