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下》
《林下》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结屋万松顶,悄无人往还

饮猿摇涧月,飞鹭点秋山。

竹静风相挠,水流自闲

翛然忘物我禽语相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结屋(jié wū)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修建房屋。比喻众人合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实现一个目标。

禽语(qín yǔ)的意思:指鸟类的鸣叫声,也用来比喻言辞、语言。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物我(wù wǒ)的意思:物我,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相关(xiāng guān)的意思:有关联或有关系的意思。

自闲(zì xián)的意思:自己安排空闲时间,自我放松和休息。

注释
结屋:建造房屋。
万松顶:松树覆盖的山顶。
悄无:寂静无声。
人往还:人们的来来往往。
饮猿:猿猴饮水。
涧月:山涧中的月光。
飞鹭:飞翔的白鹭。
秋山:秋天的山峦。
竹静:竹林安静。
风相挠:微风吹过竹林。
水流:流水声。
云自闲:白云悠然自得。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忘物我:忘记自我与外界。
禽语:鸟儿的鸣叫。
两相关:相互应和。
翻译
在万松之巅盖起房屋,静悄悄地没有人的来去。
喝着溪涧中的水,月光下猿猴摇动枝头,飞翔的白鹭点缀着秋日的山峦。
竹林宁静,微风轻拂,水声潺潺,白云悠悠自在。
我完全沉浸在自然之中,忘却了自我与外物,鸟儿的鸣叫声相互呼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林景象。开篇“结屋万松顶,悄无人往还”塑造出一片幽深而孤寂的居所,远离尘嚣,只有松树环抱。这不仅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也映射出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接下来的“饮猿摇涧月,飞鹭点秋山”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月光下的溪流中有猿饮水,远处的山上有鹭点缀,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热爱。

“竹静风相挠,水流云自闲”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恬淡自适的情趣。竹林在微风中轻摇,与水流和浮动的云朵共同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最后,“翛然忘物我,禽语两相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与忘我之境。诗人仿佛已经与大自然合为一体,与林间的鸟鸣声相应和,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纷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闻道

闻道汉天子,身封镇国公。

家初营上谷,臣得贺离宫。

铁券传何急,将军气尽雄。

郊牛凡五卜,车驾想河东。

(0)

行药至溪南偶成

抱痾掩荆扉,出户已寒节。

新晴步南溪,草际见残雪。

仰视日光微,始惊天气冽。

敝裘有馀温,浊酒堪独啜。

羸躯苟能存,暄月会当别。

(0)

申思三首·其一

戚戚岁云暮,我行适潇湘。

兄弟持我泣,父母泪纵横。

云有薄田畴,卒岁具粢梁。

胡为去万里,骨肉相乖张。

局蹐诉父母,儿自恋家乡。

举事触明宪,置理窜南荒。

程期若星火,不得少留行。

勿复远思念,兄弟善持将。

吞声出门闾,沉痛绝衷肠。

(0)

武皇南巡旧京歌·其十六

六代繁华何足誇,而今四海共为家。

暂看吴苑环城水,终忆燕台夹路花。

(0)

武皇南巡旧京歌·其十

旧都何让古新丰,父老称觞拜舞同。

金马词臣休候直,独宣京兆问民风。

(0)

武皇南巡旧京歌·其六

千年宝历自南开,八叶神孙暂北来。

日月更临龙虎阜,云霞重抱凤凰台。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