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庭 际 新 移 松 竹 唐 /齐 己 三 茎 瘦 竹 两 株 松 ,瑟 瑟 悠 悠 韵 且 同 。抱 节 乍 离 新 涧 雪 ,盘 根 远 别 旧 林 风 。岁 寒 相 倚 无 尘 地 ,荫 影 分 明 有 月 中 。更 待 阳 和 信 催 促 ,碧 梢 青 杪 看 凌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节(bào jié)的意思:指坚守正义、守身如玉。
催促(cuī cù)的意思:催促指督促、催逼、催催,促使对方或自己加快行动或进程。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旧林(ji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年久失修的林木,比喻已经衰落或过时的事物。
凌空(líng kōng)的意思:悬空、飞跃、超越
盘根(pán gēn)的意思:形容事物纷乱复杂,错综复杂,难以解决。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荫影(yīn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或建筑物的阴影,也可比喻有权势或有声望者的保护与庇护。
远别(yuǎn bié)的意思:离别很久时间,或者离别很远的地方。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 注释
- 三茎瘦竹:三根细长的竹子。
两株松:两棵松树。
瑟瑟: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翛翛:形容风声或鸟羽声,这里指竹松在风中的声音。
韵且同:声音和谐一致。
抱节:竹子或松树的节,此处比喻坚持节操。
乍离:刚刚离开。
新涧雪:山涧新降的雪。
盘根:错综复杂的根系,比喻根基稳固。
远别:远离。
旧林风:以往林中的风,代指过去的环境。
岁寒:寒冬时节,比喻困境。
相倚:互相依靠。
无尘地:干净无污染的土地。
荫影分明:树荫清晰可见。
有月中:在月光的照耀下。
更待:再等待。
阳和:温暖的气候,春天的气息。
信催促:确信地促使,指春天的到来促使生长。
碧梢青杪:绿色的枝梢,指树木顶部。
看凌空:期待着它们高耸入云的景象。
- 翻译
- 三根细竹和两棵松树挺立,风吹过时发出相似的飒飒声。
它们带着新生的节枝刚离开山涧的雪地,远离了往昔林间的风。
在寒冷的季节里彼此依偎,脚下土地纯净无尘,月光下树影斑驳分明。
待到温暖的春意催促生长,看那碧绿的枝梢直指云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日园林景象,通过对比和对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和谐共生的赞美。首句"三茎瘦竹两株松"直接勾勒出画面中的主体——几股细长的竹子和两棵挺拔的松树,立即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其次,"瑟瑟翛翛韵且同"则是对这竹与松在寒风中发出的声响的描写,通过重叠使用"瑟"和"翛"两个字,传达出一种清脆而又连续不断的声音效果,同时强调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和谐共鸣。
第三句"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更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氛围。"抱节"指树木紧握自己的枝干,而"乍离"则意味着它们在新降的雪中与旧有的林间风景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这两组对比鲜明的动作,既突出了竹松在严冬中的坚韧,也映衬出其与周遭环境的紧密联系。
接着,"岁寒相倚无尘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与自然清洁的意境。"岁寒"即年岁的流转与严寒的气候,"相倚"则是竹松之间的依偎。而"无尘地"则使整个画面变得异常纯净和宁静。
再往下文,"荫影分明有月中"则将视角提升至夜景,竹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月亮似乎赋予了这静谧之地以某种神秘感。
最后两句"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则是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自然生长力量的歌颂。"更待"表达了一种等待,"阳和信"意味着春日温暖的阳光与生机勃发的景象。而"碧梢青杪看凌空"则是对竹子在新一季中茁壮成长,直指苍穹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竹和松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四季更迭,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五十七
南冈削峻壁,委宛三十里。
深高逾丈寻,其阔容一轵。
积水泻逆流,乱石布巉齿。
岩月下幽射,人影碎青紫。
前车骇雷颠,后马迫云靡。
惊魂持一线,弱命逃百死。
谁占重坎爻,履险凛知止。
守身而防危,吾还念君子。
四月十夕同李宗沆厉恩官坐城西徐氏寓园作
中心郁不悦,在目皆黯惨。
昏月避林色,英华未许揽。
仰面数列星,碧光何湛湛。
下照双凤阙,流金极空嵌。
黑虎卫门户,飞梦去难犯。
吾灵葆安用,视发愧元髧。
还顾二三子,同运致齐感。
神嗒欲无息,味苦转疑澹。
浮名贼大道,日月保铅椠。
安以七尺躯,沈沈局深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