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倍增(bèi zēng)的意思:原有数量、程度或规模成倍地增加。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郊见(jiāo jiàn)的意思:指在城市之外的乡村地区见到。也用来形容长时间不见面后的重逢。
今雨(jīn yǔ)的意思:指当下的雨,即即将发生的事情。
惊雷(j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令人惊讶的事件或消息。
雷动(léi dòng)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动人心。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前数(qián shù)的意思: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前几个数目或前几个时间段。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树头(shù tó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首要地位或领导地位。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逸人(yì rén)的意思:指生活悠闲自在、不受拘束的人。
游女(yóu nǚ)的意思:指流浪在外的女子,多用来形容行踪飘忽、无固定居处的女性。
竹根(zhú gēn)的意思:指事物根基坚固,不易动摇。
转入(zhuǎn rù)的意思:从一个状态或领域转移到另一个状态或领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晴之日漫步西郊所见到的暮春景色。首句“步出西郊见暮春”简洁地勾勒出诗人踏青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色彩的自然世界。接着,“树头红尽绿初匀”一句,以“红尽”与“绿初匀”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春天树木由花红转为叶绿的变化过程,细腻地捕捉了季节更替的微妙之处。
“上方下界无游女,北坞南冈有逸人”两句,通过对比上下两界的人群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上界可能指繁华喧嚣之地,而下界则是指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所,北坞南冈则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幽静与丰富。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空间的差异,也暗含了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山色倍增今雨碧,泉声转入近池真”进一步渲染了自然景观的魅力。雨水过后,山色更加碧绿,泉水流入池塘的声音更加清脆悦耳,这些细节描绘了雨后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象,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清新与湿润。
最后,“竹根处处惊雷动,忠定祠前数箨鳞”以竹林中的雷鸣和祠前的竹笋作为收尾,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又蕴含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雷声与竹笋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新生,同时也可能寄托了对先贤的缅怀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