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鸡虽三号,山窗终未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短发(duǎn fā)的意思:指头发短小,形容人的头发短。也可比喻事物长度短小。
多感(duō gǎn)的意思:形容人敏感多情,感触很深。
感怆(gǎn chuàng)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感伤悲凉的情绪。
记书(jì shū)的意思:记住书本内容或内容要点,并能够准确地复述或引用。
空肠(kōng cháng)的意思:指饥肠辘辘,非常饿。
默诵(mò sòng)的意思:默默地背诵。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三号(sān hào)的意思:三号是一个表示“第三个”的词语,引申为指排行第三的人或物。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雨滴(yǔ dī)的意思:雨滴是指雨水落下时的水滴,比喻微小的事物或细微的变化。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注释
- 暮年:晚年。
多感怆:常常感到悲伤凄凉。
孤梦:孤独的梦境。
久不成:难以成眠。
残灯:昏暗的灯。
暗无焰:没有火焰。
宿雨:夜晚的雨。
滴有声:声音清晰。
食少:吃得少。
夜常饥:夜里经常饿。
空肠鸣:肠胃响声。
山窗:山窗前。
终未明:天色依然未亮。
默诵:默默背诵。
旧记书:旧日的书籍。
更觉:更加觉得。
负平生:辜负一生。
披衣:披上衣服。
短发:稀疏的头发。
壮志浩纵横:壮志豪情奔放。
- 翻译
- 晚年常常感到悲伤和凄凉,孤独的梦境总是难以成眠。
昏暗的残灯没有火焰,夜晚的雨滴声清晰可闻。
吃得少,夜里经常感到饥饿,空荡的肠胃发出响声。
尽管老母鸡三声啼叫,但山窗前的天色依然未明。
默默背诵着旧日的书籍,更加觉得辜负了这一生。
披上衣服,抓挠着稀疏的头发,心中壮志豪情如江河奔腾。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晓思》,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心境。首句“暮年多感怆”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悲伤。接着,“孤梦久不成”暗示了诗人孤独无依,连梦境也难以慰藉。环境描写细致入微,“残灯暗无焰,宿雨滴有声”,昏暗的灯光和雨声交织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诗中通过“食少夜常饥,展转空肠鸣”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即使吃得少,夜晚也常常感到饥饿,辗转反侧,内心空虚。再以“老鸡虽三号,山窗终未明”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无奈,尽管天已微明,但窗外的景色依旧灰暗。
最后两句“默诵旧记书,更觉负平生”流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而“披衣搔短发,壮志浩纵横”则以动作和心理刻画,展现出诗人虽然年迈但仍怀有壮志未酬的豪情。
整体来看,《晓思》是一首抒发老年孤独与壮志未酬之感的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道中题梅
山家梅树出疏篱,好客慇勤折一枝。
直是老来风味薄,而今相遇可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