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立 仗 马 图 元 /柳 贯 玉 立 彤 墀 气 尚 粗 ,食 残 刍 豆 更 何 须 ?太 平 未 必 闲 无 用 ,一 幅 君 王 纳 谏 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刍豆(chú dòu)的意思:指平凡、低微的事物或人物。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纳谏(nà jiàn)的意思:纳谏指的是接受忠告或建议。它表示一个人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接纳正确的建议并加以实施。
气尚(qì shàng)的意思:指品味、气质高尚,形容人的风度和修养非常出众。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彤墀(tóng chí)的意思:指红色的台阶或门槛。也用来形容宫殿、庙宇等建筑华丽的外观。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一幅(yī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单一、固定不变。
玉立(yù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美丽、挺拔。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题立仗马图》描绘了一匹站立在宫殿台阶上的马,虽然形象威武,但诗中暗含深意。"玉立彤墀气尚粗",形象地刻画了马的雄壮姿态和不凡气势,站立在红漆台阶上,显示出其高傲与坚韧。然而,接下来的"食残刍豆更何须"则暗示了这匹马即使生活条件简陋,也不屑于低微的食物,寓意着它对更高地位和荣誉的期待。
"太平未必闲无用",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在太平盛世,这匹马并非无所事事,而是象征着忠诚和警醒的力量,时刻准备为国效力。最后一句"一幅君王纳谏图"更是点明了主题,将马的形象升华,比喻为敢于直谏的忠臣,提醒君王要接纳忠言,警惕潜在的危机。
整首诗通过马的形象,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贤明君主和直言进谏的推崇,同时也揭示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