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一 化 士 取 血 和 墨 写 藏 经 乞 颂 宋 /释 法 薰 欲 书 火 后 旧 时 经 ,剔 血 和 煤 字 字 真 。未 举 笔 前 全 藏 了 ,闻 弦 应 有 赏 音 人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火灾之后,用自己鲜血混合煤炭书写经书的情景。他用心之至,每一字都充满了虔诚与决心。诗人暗示,在书写之前,这些深藏的情感并未外露,只有真正理解和欣赏佛法的人才能体会其精髓。"未举笔前全藏了"表达了僧侣内心的隐忍与专注,而"闻弦应有赏音人"则寓意只有有慧根之人,才能领悟这超越文字的佛法之音。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知音的期待,体现了禅宗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待月楼观剧
太息人生,亟早为欢,何事营营。
看风清月白,能无快意,歌香舞艳,谁不钟情。
银烛初烧,铜壶未滴,手把金卮倚画屏。
频回首,念当年此夜,我在吴陵。豪华公子知名。
曾几度、开筵坐水亭。
羡吴娘十五,臻臻楚楚,燕姬二八,袅袅婷婷。
比似而今,诸郎如玉,一样风流正妙龄。
魂消处,问此身何在,彷佛蓬瀛。
沁园春.重过何阜,晤缪函九、典胄昆仲
小阁灯红,白堕千觚,酌我其间。
诉别来情事,牢骚依旧,春初风物,髣髴从前。
心念朋交,三霜不见,厚意深蒙个个怜。
臣何幸,更君家兄弟,情好尤坚。昔曾僧寺开筵。
是澹月、疏云乞巧天。
记余时倚醉,歌成金缕,君为蘸墨,写上蛮笺。
何意重来,还逢高宴,恰对梅花意惘然。
微吟处,料他时相见,又说今年。
金缕曲.六月十六夜日望楼对月
此夕真无价。俯危楼、罗云四卷,玉檠高挂。
袢暑人閒销欲尽,凉韵未秋先借。
又银汉、沈沈西泻。
凝白阑干尘不到,是天然、爱酒能诗社。
令浩渺,最宜夜。乘风敢拟游仙也。
检尘襟、卅年缁素,暂时陶写。
玉宇琼楼归路迥,高处清寒犹怕。
莫轻放、花閒三雅。
狂态姮娥应见惯,倚商歌、漫惜知音寡。
看独鹤,正来下。
墨君女史鹤友七姊小姑也墨君今殁十年矣有自书诗一纸存余处即忆鹤友作也珍之箧衍有年昨岁鹤友来都向索颇切感故人之旧情钦七姊之友谊且和韵四章同为装池以归诸鹤友·其四
衔杯今日正愉思,话旧偏教忆昔时。
寸纸付君频郑重,故人墓草又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