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初 到 阙 下 宋 /曹 勋 墨 敕 双 驰 侍 帝 傍 ,何 堪 窘 步 入 明 光 。退 风 久 作 翻 风 翼 ,倦 客 何 能 入 客 梁 。野 寺 残 僧 思 缓 步 ,断 桥 流 水 忆 寒 香 。何 时 裋 褐 携 筇 去 ,数 里 松 声 细 麦 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入(bù rù)的意思:进入、踏入
断桥(duàn qiáo)的意思:指桥断了,无法通行。比喻人际关系破裂或交往中断。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何堪(hé kān)的意思:形容遭遇困境或不幸时,感到无法承受或难以忍受。
缓步(huǎn bù)的意思:慢慢地走
窘步(jiǒng bù)的意思:形容尴尬、为难的步伐或行为。
久客(jiǔ kè)的意思:指长时间居住在外地的客人或长期留在某个地方的人。
倦客(juàn kè)的意思:指疲惫的旅客或客人。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墨敕(mò chì)的意思:指皇帝亲自书写的诏书。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 翻译
- 皇帝身边的墨敕快速传递,怎能忍受困顿步入明亮殿堂。
长久的退隐如同翅膀翻飞,疲倦的旅人怎能在梁地长久停留。
野外破败的寺庙里,老僧渴望慢慢散步,断桥边流水唤起对寒冷芬芳的记忆。
何时能身着粗布衣,手持竹杖离去,漫步在数里松涛与麦田的山岗。
- 注释
- 墨敕: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侍帝傍:侍奉在皇帝身边。
窘步:困顿、艰难的步伐。
明光:明亮的大殿。
退风:隐退的风,比喻隐居生活。
翻风翼:像翅膀一样翻飞。
倦客:疲惫的旅人。
梁:这里指代某个地方。
野寺:荒凉的寺庙。
缓步:缓慢行走。
断桥:残破的桥梁。
寒香:寒冷季节的香气,可能指梅花。
裋褐:短而粗陋的衣服,形容简朴的生活。
筇:竹杖。
数里松声:数里之外的松林声。
麦冈:长满麦子的山坡。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初到阙下》。诗中描绘了诗人初到京城时的情景和心境。首句“墨敕双驰侍帝傍”形象地写出诗人作为臣子,接受皇帝命令的紧张与荣耀,紧接着的“何堪窘步入明光”则流露出初次面对朝廷威严的局促和不安。
“退风久作翻风翼”运用比喻,暗示自己在官场经历挫折后,希望能像鸟儿振翅飞翔,摆脱困境。然而,“倦客何能久客梁”表达了诗人对长期在外为官的厌倦,渴望回归平静的生活。
“野寺残僧思缓步,断桥流水忆寒香”两句通过描绘野外寺庙和流水寒香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宁静的怀念。
最后,“何时裋褐携筇去,数里松声细麦冈”表达了诗人期待早日卸下官职,穿上简朴的衣服,持杖漫步在松林麦田之间,享受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昼寂轩
轻云扶曲槛,少坐觉幽深。
泛酒谁同话,敲诗独写心。
竹声流草榻,鸟语惹花阴。
门外呼童扫,客弹月下琴。
漳州送王益统制谪归时方收峒寇
京口丘都督,江淮第一人。
竭心安宋代,决策斩苏嚚。
猛将亲经选,高材近莫伦。
六钧来有力,一骑去无尘。
塞静良弓隐,时明枉事伸。
迁车行地远,归诏及春新。
恃险猺奴蠢,招亡鼠技贫。
众情欢杀贼,国本在安民。
功过今方使,忠诚正可陈。
能言学李固,兹日愿亡身。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