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闻以戒,斯可谓之风。
妄矣彼侂胄,哀哉吾魏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对中国古代名臣韩家府的评价和对历史事件的感慨。首句“谁咏韩家府”询问谁曾吟咏过这个府邸,接着提到建阳刘叔通对此有所见解,“是为闻以戒”表示刘氏的评论具有警示意义,体现了儒家的教诲作用。诗人批评了“妄矣彼侂胄”,暗指当时的权臣可能行为轻率,与魏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贤明的官员)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正直贤良的怀念。“哀哉吾魏公”表达了对魏公的惋惜,同时也对社会风气的忧虑。最后两句“向来歌颂者,岂但剧秦雄”指出,那些歌颂者不只是为了夸耀强权,也包括对公正人物如魏公的赞扬,暗示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咏史抒怀,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是对现实政治的影射,体现了赵蕃作为南宋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立场。
水天一气浮鸿濛,远目直注榑桑东。
榑桑之树一万丈,高下尽作珊瑚红。
飞瓢可挂不须酒,桂露如浆泻珠斗。
当携古剑屠白龙,那用长绳絷苍狗?
十帆五帆齐出关,我舟自在中流閒。
片叶犹沈善财礁,群花已拱金钵山。
霞虹空际交丹碧,回首人间黯然夕。
松虬离世成墨云,兰蟾出劫鍊贞魄。
我不愿妙鬘璎珞垂缤纷,枯灰吹醒天地春。
只愿乞佛百年假,枕琴高卧穷厓垠。
禹迹久湮废,尧灾每大投。
汉曾通钜野,宋已赋黄楼。
近岁益淤垫,乘时欲酌筹。
安舆遵故路,减从指徐州。
永逸诚无术,预防要有谋。
策谁陈贾让,佑独吁阳侯。
所恃茭兮楗,还虞伏与秋。
未观愁弗置,观亦祗增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