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壶自咏·其三》
《方壶自咏·其三》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生死何时了,盈虚祇足伤。

谁能一刻静,大胜百年忙。

反己求中帝,逢时说外王。

纷纷藉藉踽踽凉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反己(fǎn jǐ)的意思:指对自己采取反对、敌对的态度或行为。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逢时(féng shí)的意思:逢时意为遇到合适的时机,表示抓住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藉藉(jí jí)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繁多。

踽踽(jǔ jǔ)的意思:形容孤单、寂寞、无依无靠的样子。

凉凉(liáng liáng)的意思:形容气氛冷淡、寂寥、无望。

一刻(yī kè)的意思:一刻表示非常短的时间,一刹那间。

盈虚(yíng xū)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的变动,时而盈满,时而空虚。

注释
生死:生命的结束和开始。
盈虚:月亮的盈亏,比喻人生的起落。
祇足:仅仅,只。
伤:伤害,这里指悲伤。
一刻静:片刻宁静。
大胜:大大超过。
百年忙:一生忙碌。
反己:反省自己。
求中帝:追求内在的真理或道。
逢时:遇到合适的时机。
外王:对外治理国家。
纷纷:杂乱无章。
徒藉藉:空忙,无所作为。
踽踽:孤独的样子。
凉凉:形容心情凄凉。
翻译
生死何时能有个了结,月圆月缺只会带来哀伤。
谁能有一刻真正宁静,这比忙碌一生还要强。
反省自己以寻求真理的天帝,顺应时机谈论治国之道。
世事纷扰,人心惶惶,独自一人也感到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名为《方壶自咏(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态度的诗歌。

"生死何时了,盈虚祇足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生与死的反复思考,以及这种思考给他带来的心灵创伤。"盈虚"指的是事物的盛衰变化,这里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不确定性。

"谁能一刻静,大胜百年忙。" 这两句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在喧嚣中保持片刻的宁静,那么这种平和的心态比长时间的忙碌更有价值。

"反己求中帝,逢时说外王。" 这里诗人提倡内省自我,追寻心中的真理,而不是随波逐流地追求外在的权威或是名利。

"纷纷徒藉藉,踽踽亦凉凉。"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适的心境。"纷纷"和"踽踽"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一种轻松悠然的状态。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他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自由的态度。通过对比生死、宁静与忙碌,诗人强调了内省自我、追寻真理的重要性,以及超越世俗纷争、达到精神上的自在之境。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宫词·其二

大内相连辟迩英,每延禁从侍谈经。

君王克谨持盈戒,无逸新书易画屏。

(0)

宫词·其一

正朝排仗谨天元,常服无令入禁阍。

十样冠裳五千袭,紫宸前殿对诸蕃。

(0)

李伯时画马赞

饮不以鼻,投不以趾。虽梦亦然,理自应尔。

吾师东坡,尝有是语。天机所同,惟伯时父。

东坡形容,伯时位置。曹韩少陵,俱落第二。

吾私淑诸,限隔九泉。笔头落处,几至潸然。

(0)

董曼老画姑溪赞

野老形容,公子刷砑。

谓俗则数珠挂于臂上,谓僧则髭须满于颔下。

以我为牛则为之牛,以我为马则为之马。

不妨随俗流通,何必分真辨假。

(0)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其一

霅上归来过了春,枝头杏子可尝新。

旋追老酒医佳况,更谢提壶解劝人。

(0)

有送梅花者而彦行适在君俞来

来时点滴才彷佛,今日烂漫将飞扬。

春事不知尚多少,客怀空自成悲伤。

新名侯喜足诗思,旧病维摩难药方。

共饮节食冷相对,少须陈子同飞觞。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