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既未已霰且间作再用林字韵呈在伯沅陵并属德章》
《雪既未已霰且间作再用林字韵呈在伯沅陵并属德章》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云物昏然尚压阴,霰声琤若更过林。

凭陵竹叶淡仍薄,埋没梅花更深

屡枉高辞楚调独怜晚岁南音

勿多扰扰周孔,欠一躬耕梁甫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调(chǔ diào)的意思:指楚国的音乐、曲调,也用来形容悲伤、凄凉的音调。

独怜(dú lián)的意思:独自怜爱、独自关心。

高辞(gāo cí)的意思:高超的辞章,指文章或辞章的水平、境界很高。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昏然(hūn rán)的意思:昏迷不清、头脑不清醒的状态。

梁甫(liáng fǔ)的意思:指有才华和能力的人。

埋没(mái mò)的意思:埋没意味着被掩埋、被忽视、被遗忘或被埋藏。指人才、事物等被埋没在大众之中,没有被充分发挥或被重视。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南音(nán yīn)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方言音调,也泛指南方的音乐艺术。

凭陵(píng líng)的意思:依靠、倚赖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晚岁(wǎn suì)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岁数。

云物(yún wù)的意思:指云彩和物体,用来形容云朵中的各种形状和物体。

周孔(zhōu kǒng)的意思:指以周公、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圣贤。表示尊崇古代贤者的思想和道德标准。

竹叶(zhú yè)的意思:指隐居谦逊之人,比喻低调而有才华的人。

梁甫吟(liáng fǔ yín)的意思:指思考、琢磨得很深入,吟咏得很有味道。

注释
云物:乌云和雾气。
昏然:昏暗的样子。
尚:仍然。
压阴:笼罩着阴天。
霰声:雨点声。
琤:形容声音清脆。
过林:穿过树林。
凭陵:凌驾,超出。
竹叶:竹子的叶子。
淡仍薄:清淡稀疏。
埋没:隐藏,消失。
梅花: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幽更深:更显幽静深远。
屡枉:多次受到。
高辞:高尚的赠言。
成楚调:如同楚地的诗歌风格。
晚岁:晚年。
欲南音:向往南方的曲调。
勿多:不必过多。
扰扰:纷乱的样子。
周孔:指儒家孔子和弟子周公的思想。
欠一躬耕:欠缺一种农耕的生活方式。
梁甫吟:古诗篇名,这里代指隐居生活。
翻译
乌云和雾气笼罩着天空,雨点声嘈杂如穿越树林。
竹叶在风雨中显得更加清淡稀疏,梅花在深沉的氛围中更显幽静。
多次收到高尚的赠言,如同楚地的诗歌,晚年我更向往南方的曲调。
不必过多追求儒家的繁复教条,我更想效仿隐居的农耕生活,吟唱《梁甫吟》。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中阴霾压境,雪花纷飞如碎玉穿越林间的生动画面。诗人运用"云物昏然"和"霰声琤",展现了雪势之大和声音之清脆,给人以冷寂而深沉的感觉。接着,他通过"竹叶淡仍薄"和"梅花幽更深"的意象,寓言自己在困境中的清淡与坚韧,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却仍怀有南方的乡愁,希望能听到熟悉的南音,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最后,他劝告朋友不必过于追求儒家的繁复礼教,而应该像梁甫吟那样,保持一份躬耕自守的宁静,享受简朴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怀朝鲜李鲁山金清山诸君

庭树风凉又仲秋,去年同此话瀛洲。

辞华各擅无双艳,品格都居第一筹。

鸭绿江涛流别恨,神嵩山月照离愁。

贲然何日重酬酢,共解相思溯旧游。

(0)

丽人行

舍北女儿画眉短,秋波澄澈青螺远。

云罗雾縠缟素衣,至今尚未逢刘阮。

舍南女儿画眉长,春山掩映流辉光。

翠羽明珠雕玉佩,至今未嫁东家王。

桃李香飞春色里,芙蓉照影秋江水。

桃李花时芙蓉生,芙蓉花时桃李萎。

(0)

题画

家山好处正依稀,蝴蝶空劳梦里飞。

孤负草堂春树绿,落花啼鸟未曾归。

(0)

铁岭东山道中

山谷绕奇胜,清幽慰旅行。

云从车下起,田向树头耕。

石栈低天影,烟林出水声。

卜居知未遂,吟望有馀情。

(0)

雨后独步小园

漠漠轻阴合,孤吟小苑中。

断云拖细雨,高树起微风。

草入平池绿,花飞曲径红。

徘徊对轩槛,幽兴倩谁同。

(0)

晓晴登辉山绝顶·其一

一夜东风雨意阑,朝来馀气作轻寒。

山灵招我登峰顶,欲赠云英作晓餐。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