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桐应露下,白阁自云深。
床空鄂君被,杵冷女媭砧。
白阁(bái gé)的意思:白色的阁楼,比喻高耸的建筑物。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鄂君(è jū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胸开阔、胸怀宽广,不计较小节、能容忍别人的过错。
凤簪(fèng zān)的意思:凤簪是指凤凰头上的簪子,比喻才貌出众的女子。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惊沙(jīng shā)的意思:形容声音大得像惊起沙尘的情景,也用来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鸾扇(luán shàn)的意思:鸾扇是指华美的扇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翘翘(qiào qiào)的意思:形容高高挺立或翘首企盼的样子。
情属(qíng shǔ)的意思:指情感归属或情感寄托。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沙雁(shā yàn)的意思:沙雁是指在沙漠中飞翔的大雁,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越吟(yuè yín)的意思:指诗人在吟咏时,情感激发,越吟越发自然流畅。
鄂君被(è jūn bèi)的意思:形容人物的形象或事物的状态破败不堪,不复昔日的辉煌。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念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强烈乡愁。
"日月淹秦甸,江湖动越吟" 开篇即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辽阔,秦甸(古代的地名)与江湖交织成一幅历史与自然并存的图景。这里的“淹”字用得非常好,既表达了日月运行不息,也暗示了一种时间积淀下的沉重感。
"苍桐应露下,白阁自云深" 这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中秋天的景象。苍桐在露水滋润之下显得更加苍郁,而远处的白阁则被云雾所笼罩,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皎皎非鸾扇,翘翘失凤簪" 这两句则是对美好事物无法企及的感慨。诗人用了“皎皎”和“翘翘”两个词来形容那些看似可及实则遥不可及的事物,比如美丽的扇子与精致的簪子,都是不可触及的。
"床空鄂君被,杵冷女媭砧"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空着的床铺和未用的织布工具,都映射出诗人的思念之深。
"北思惊沙雁,南情属海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无论是北方飞来的大雁还是南方海边的水鸟,都能引起他的思绪万千。
"关山已摇落,天地共登临" 最后两句则是对自然界中景象变化的一种感慨,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关山的摇落表明了季节更迭和物是无常,而“天地共登临”则是在这种无常之中寻找一种超然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世界。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内心的孤寂与哀愁转化为丰富多彩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