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初秋(chū qiū)的意思:初秋指的是秋季的开始阶段,即夏季过去后初秋的时候。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地险(dì xiǎn)的意思:形容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容易出现危险。
高发(gāo fā)的意思:频繁发生或出现的现象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天碧(tiān bì)的意思:指天空的颜色湛蓝明亮,形容天空晴朗明净。
遥天(yáo tiān)的意思:指远天高空,形容极高的地方。
蛰龙(zhé lóng)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潜伏在暗中等待时机。
忠灵(zhōng líng)的意思:形容忠诚而灵活的思维和行动。
中江(zhōng jiāng)的意思:指行为不端正、品行不正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大观亭登高望月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首句“万里初秋月”,开篇即以“万里”形容秋月之广袤无垠,给人以辽阔深远之感。“初秋”则点明时节,营造出凉爽清新的氛围。整句通过“万里”与“初秋”的结合,勾勒出一幅浩渺宁静的秋夜图景。
接着,“中江第一亭”点出了诗人所处的具体地点——大观亭,位于中江之上,为一观赏美景的绝佳之地。这一句不仅交代了背景,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一独特位置的欣赏之情。
“堑深规地险,祠古吊忠灵”两句,将视线转向大观亭周围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这里的“堑深”描绘了地形的险峻,而“祠古”则指向了历史的痕迹,祠堂内供奉着忠烈之士的灵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织,展现了大观亭所在之地的独特魅力。
“云共遥天碧,镫馀隔岸青”则是对夜色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云与天空的碧蓝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之美;而远处灯火的余晖映照在对岸,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晚景象。
最后,“登高发长啸,疑有蛰龙听”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豪情与想象。他发出的长啸似乎能穿越时空,引起远方蛰伏之龙的共鸣。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又融入了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观亭夜晚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时此地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遐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