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景文》
《送王景文》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相送复相送,生憎风景殊。

还家疑是梦,涉世误为儒。

爱惜金璧迟回束刍

亦思江海去,书札潜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爱惜(ài xī)的意思:珍惜、重视、爱护

迟回(chí huí)的意思:迟延回来。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金璧(jīn bì)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的东西,比喻宝贵的财富或重要的人才。

潜夫(qián fū)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暗中行动的人。形容行事隐秘、不露声色。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涉世(shè shì)的意思:指经历世事,有社会经验。

生憎(shēng zēng)的意思:遗憾、可惜

束刍(shù chú)的意思:束缚住牛的嘴巴。比喻言论受到限制,无法自由发表。

书札(shū zhá)的意思:指书信、文书。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憎风(zēng fēng)的意思:憎恶风吹,形容人心胆怯,不敢直面困难或挑战。

翻译
一次次地相互送别,心中厌烦这迥异的风景。
回到家中仿佛在梦中,误入尘世成了儒生。
珍视那价值千金的美玉,却犹豫不决于一捆草料。
我也渴望投身江海,只愿书信能送到深居简出的朋友那里。
注释
相送:相互送别。
生憎:深深厌恶。
风景殊:风景大不相同。
还家:回家。
疑是梦:如同梦境。
涉世:踏入社会。
误为儒:误以为自己是儒生。
爱惜:珍爱。
千金璧:价值极高的美玉。
迟回:犹豫不决。
一束刍:一捆草料。
江海去:投身江海。
书札:书信。
潜夫:隐居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所作的《送王景文》,是一首表达惜别之情和深厚友谊的送别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

“相送复相送,生憎风景殊。” 这两句描绘了反复告别的情景,以及因时光流逝而生出对现实美好风景的不舍。"相送"表达了与朋友多次重复的离别之情,而"生憎风景殊"则是对即将消逝的美好事物产生了深深的留恋之情。

“还家疑是梦,涉世误为儒。”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回到家中后可能会怀疑离别是否真实发生,而自己在世间的经历似乎也只是对知识和修养的一种追求而已。"还家疑是梦"表现了离别后的迷茫和不舍,"涉世误为儒"则透露了一种对于个人生命意义的探索。

“爱惜千金璧,迟回一束刍。” 这两句诗人用重视千金之璧来比喻对友情的珍视,并且因为珍惜而不忍心迅速分别。"迟回"表达了延缓离别时刻的心理,而"一束刍"则象征着即将到来的分离。

“亦思江海去,书札寄潜夫。”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通过书信来传递自己的情感。"亦思"表示了思绪万千,而"江海去"则是对远行者的祝愿和牵挂。"书札寄潜夫"则展示了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字与朋友保持联系的心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复杂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三

进则撞头磕额,退则堕坑落堑。

动则犯手伤锋,佛法何曾梦见。

咄,莫道仰山今日无为人方便。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七

父母未生前,毕竟是什么。

当体没踪由,求之即蹉过。

不蹉过,南北东西岂非我。

(0)

偈颂七十二首·其十八

声前一句盖诸方,指出乾坤是大唐。

但见皇风成一片,不知何处是封疆。

(0)

颂古九首·其五

明明搅动一缸屎,却把麝香烧旖旎。

许多香气不曾闻,浑身坐在屎缸里。

(0)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四

一手不独拍,两手鸣掴掴。

豁开三要三玄,捏碎佛祖标格。

村歌社舞得人憎,胜似当年白拈贼。

(0)

颂古六首·其六

有问冬来事,京师出大黄。

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