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玉兰秋放送关若垂孝廉北上·其二》
《赋得玉兰秋放送关若垂孝廉北上·其二》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时至何须羯鼓催,玉堂先见一花开。

洛阳城里春如锦,昨日看花人又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里(chéng lǐ)的意思:城市内部;城市中心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羯鼓(jié gǔ)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制造干扰、混乱的行为。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先见(xiān jiàn)的意思:预见未来,具有预知能力。

阳城(yáng chéng)的意思:阳城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城市或地方。

一花(yī huā)的意思:指同类事物中的一个代表或者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人或物。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看花人(kàn huā rén)的意思:指只看到表面现象、只注重外表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玉兰花在秋天开放的景象,与传统的春花绽放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独特魅力和生命的顽强。诗人以“时至何须羯鼓催”开篇,巧妙地运用了羯鼓催花的典故,反衬出玉兰花在自然时序中自在绽放的景象,无需外力催促。接着,“玉堂先见一花开”,点明了玉兰花在秋天的早开,预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命力。

“洛阳城里春如锦,昨日看花人又来。”这两句通过对比,将春天的繁华与秋天的玉兰花相联系,暗示即使是在秋日,洛阳城依然有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同春日的锦绣一般。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往赏花人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存在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兰花秋放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命不息、美好永恒的哲学思考。成鹫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太保刘文安公挽诗十咏·其八

下第蕡俱惜,传经向颇违。

天留后昆在,人许大名归。

宫锦披应独,簪花插不稀。

还看雁塔上,姓字总相辉。

(0)

庚戌秋有约吴峻伯不就赋此

汉树淹边月,天都拂塞尘。

九关虚虎豹,层阁望麒麟。

社稷群公手,兵戈一介身。

请缨还请剑,慷慨涕沾巾。

(0)

寒食前三日出郊外遇雪有作

气候今年晚,燕山雪片飞。

可怜近寒食,犹未授春衣。

半吐花如落,能歌莺尚稀。

长怀浴沂伴,日暮咏而归。

(0)

九友斋十歌·其九

西京以还十九首,东周而上三百篇。

檀弓鲁论诸国策,其言虽贵人茫然。

岂无五车载惠子,尺炬并付骊山烟。

我生何幸雪未颠,著成百二十万言。

毋论爱者似鸡肋,在我亦足成蜗涎。

何必要什袭藏名山,何必要咸阳市上千金悬。

归去来,一壶美酒抽一编,读罢一枕床头眠。

天公未唤债未满,自吟自写终残年。

(0)

歌赠穆员外

穆生不惜王家醴,却惜申公困胥靡。

自言一寸已许人,六尺何妨为人死。

白昼阊阖风雷寒,解衣为掩血肉残。

即卖修行里中第,还悬神武门头冠。

手挽柴车出西郭,朝煮餔糜夕汤药。

已拚同日效左儒,差比空山胜羊角。

浊漳河边逢石郎,哽咽为我谈行藏。

此身系穆不系石,欲报沧海恩难量。

君不读西京游侠篇,东京党锢传,若曹名使那足羡。

男子酬心不为君,北风立洗青天面。

(0)

再谢汪中丞兼为吴邵武致知己之感

野人久矣甘雌伏,把向青冥拟黄鹄。

欲衔明月报深恩,眼底居然一鱼目。

浊水在地云在天,安能使云长周旋。

倘其流影不相顾,宛转泥途谁见怜。

吴生亦是衔恩者,尤闻拂拭能增价。

远则江东醉步兵,近当席上狂司马。

此生慷慨多楚吟,蹉跎白首逢知音。

莫言饱死浑无用,三尺要离径寸心。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