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咸 阳 览 古 唐 /沈 佺 期 咸 阳 秦 帝 居 ,千 载 坐 盈 虚 。版 筑 林 光 尽 ,坛 场 霤 听 疏 。野 桥 疑 望 日 ,山 火 类 焚 书 。唯 有 骊 峰 在 ,空 闻 厚 葬 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版筑(bǎn zhù)的意思:指用木板搭建起来的简易房屋。
帝居(dì jū)的意思:帝王的居所,指皇帝的宫殿。
焚书(fén shū)的意思:焚书指的是烧书,原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烧了许多古代文献。后来,焚书成为指禁止读书、破坏文化和知识的行为。
厚葬(hòu zàng)的意思:指对逝者的葬礼非常隆重,表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尊重。
骊峰(lí fēng)的意思:指高峻的山峰,也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或卓越的事物。
林光(lín guāng)的意思:指树木茂盛、光彩照人的景象。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山火(shān huǒ)的意思:山火指山林中燃烧的大火,比喻事态紧急、危机迫在眉睫。
坛场(tán chǎng)的意思:指聚集众多人物的场所,也用来形容聚会或集会的场所。
望日(wàng rì)的意思:指盼望好天气或好运气。
咸阳(xián yáng)的意思:指人们的各种情感、行为都是多样的,不可预测。
盈虚(yíng xū)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的变动,时而盈满,时而空虚。
- 注释
- 咸阳:秦朝首都。
千载:千年。
盈虚:盛衰变化。
版筑:修建宫殿的工具。
林光:宫殿的光彩。
霤听疏:风声稀疏。
野桥:郊外小桥。
望日:期待太阳升起。
类焚书:像焚烧书籍。
骊峰:骊山。
厚葬:丰厚的陪葬品。
- 翻译
- 咸阳曾是秦朝帝王的居所,千年历史中兴衰更迭。
宫殿城墙的光彩已消逝,古老的祭坛只剩风声回荡。
郊外小桥似在期待朝阳,山火仿佛重现焚烧书籍的景象。
如今只剩下骊山依旧,只留下关于丰厚陪葬品的传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历史废墟图景,通过对咸阳城址的描述,抒发了对过去繁华与沧桑变迁的感慨。诗人沈佺期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历史的痕迹,将自然景物与历史事件巧妙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
首句“咸阳秦帝居,千载坐盈虚”通过对秦朝都城咸阳城的描绘,揭示了曾经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千载"表达了时间的漫长,而"坐盈虚"则透露出历史的空虚和无常。
接着,“版筑林光尽,坛场霤听疏”进一步描绘了废墟中的景象。"版筑"指的是古代建筑的遗迹,而"林光尽"表明这些曾经的辉煌如今已被树木所覆盖,光线难以穿透。"坛场"是祭祀用的平台或台地,而"霤听疏"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气息和空旷感。
第三句“野桥疑望日,山火类焚书”中的“野桥”给人以荒凉的感觉,“疑望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间流逝的迷茫与怀念。而“山火类焚书”则是对历史毁灭性的比喻,可能指秦始皇焚书事件。
最后,“唯有骊峰在,空闻厚葬馀”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孤独感。"骊峰"或许是咸阳附近的地标,而“空闻厚葬馀”则意味着虽然听到了关于古代君主墓地的传说,但却感到一种空寂和无尽的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示了历史的沉重与人世的沧桑。沈佺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将咸阳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故事讲述得生动传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