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作诗》
《作诗》全文
唐 / 刘叉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作诗无知音,作不如不作

未逢赓载人,此道终寂寞

有虞今已殁,来者谁为托。

朗咏心胸,笔与泪俱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uòshī
táng / liúchā

zuòshīzhīyīnzuòzuò
wèifénggēngzǎiréndàozhōng

yǒujīnláizhěshuíwèituō
lǎngyǒnghuōxīnxiōnglèiluò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赓载(gēng zǎi)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论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朗咏(lǎng yǒng)的意思:指高声朗诵或歌唱,表达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情感。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心胸(xīn xi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胸怀、心境和气度。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注释
作:创作。
无知音:没有理解的人。
不如:还不如。
不作:不写。
赓载人:能回应的人,能接力的人。
寂寞:孤独寂寞。
有虞:指虞舜时代。
殁:去世。
谁为托:谁能传承。
朗咏:大声吟诵。
豁心胸:舒展胸怀。
笔与泪俱落:写下文字时泪水落下。
翻译
创作诗歌却没有知音理解,还不如不写。
未曾遇到能回应的人,这门艺术终究会孤独寂寞。
古代的虞舜时代已经过去,未来还有谁能继承这种传统。
大声吟诵能舒展胸怀,但写下这些文字时,泪水也一同落下。
鉴赏

此诗乃唐代诗人刘叉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创作诗歌的无奈与悲凉。首句“作诗无知音,作不如不作”直接揭示主题,言说自己写诗却无人赏识,不如不写为佳。这股情感在第二句“未逢赓载人,此道终寂寞”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与世隔绝,无人理解。

第三句“有虞今已殁,来者谁为托”表达了对后代可能传承自己思想的人渺茫无望。"有虞"指的是历史上能领会诗人的少数人,如今这些能够理解他的人也已经不在了,那么将来的世界里,又有谁会是他的知音呢?

最后两句“朗咏豁心胸,笔与泪俱落”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激荡与痛苦。"朗咏"意指朗读或吟咏诗歌,但这里却是孤独中发出的声音;"豁心胸"则表现了诗人的心情得以释放,但这种释放并非幸福,而是伴随着泪水和笔墨共同流淌,表达了诗人在写作时的悲哀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深刻地描绘了一位诗人的孤独感受以及对传承的渴望。

作者介绍
刘叉

刘叉
朝代:唐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于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接待天下士人,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声在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人写墓志铭,取走韩愈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而去,回归齐鲁,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剪拂花木戏成二绝·其一

洒扫衡茅端欲老,剪裁花木自为春。

权门炙手非吾事,祇合丘园作散人。

(0)

次韵程泰之正字雪中五绝·其二

栖乌惊起天无月,化鹤归来顶不朱。

错认湖山作西子,眩人疑是玉肌肤。

(0)

送会稽林簿弃官还乡

望秦秦望山苍苍,未秋先作归意浓。

三山深处孟园好,松菊恨君归不早。

拂衣高举追冥鸿,不将诗别乖崖翁。

年来处士径尤捷,美秩清资等闲躐。

君独高歌慕隐沦,林下何曾见一人。

芋魁豆饭吾亦有,深愧折腰贪五斗。

(0)

游大龙湫和前韵

十年重到大龙湫,千尺新流胜旧流。

会见四方霖雨足,老龙还向此藏头。

(0)

次韵宝印叔题壁二绝·其一

风扫园林万木残,道人眼界却宜看。

北窗趺坐对松柏,人物青青俱岁寒。

(0)

伏牺·其二

六画中含万象殊,洪荒一变遂归儒。

河图不授包牺氏,民到于今目尚涂。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