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混茫(hùn máng)的意思:形容心思不清,迷茫无助。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可笑(kě xiào)的意思:荒谬可笑,令人发笑,不值一笑
灵宫(líng gōng)的意思:指神灵居住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神奇、灵异的地方。
青苍(qīng cāng)的意思:形容山色苍翠、青翠欲滴。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元自(yuán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朱熹所作,名为《马上举韩退之话口占》。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象的转变与个人心境的感悟。
首句“昨日风烟接混茫”,以“混茫”形容昨日的景象,给人以模糊、混沌之感,仿佛是大雾弥漫,视线难以穿透。这句通过对比昨日的朦胧与今日的清晰,营造了一种时间流转、景象更迭的氛围。
次句“今朝紫翠插青苍”,则描绘了今日的景象,以“紫翠”形容山色的美丽,既有深邃的紫色,又有鲜亮的绿色,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色彩斑斓。而“插青苍”则形象地表现了山峰直插云霄的壮丽景象,给人一种高远、清新的感觉。
后两句“此心元自通天地,可笑灵宫枉炷香”,则是诗人对自身心境的抒发。前一句“此心元自通天地”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的心灵与天地万物相通,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心灵能够超越物质世界,与宇宙万物相联系。后一句“可笑灵宫枉炷香”则是一种反讽,意为那些追求外在形式上的宗教仪式或信仰的人们,实际上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和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显得有些可笑。这里暗含了对内心修行和外在形式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比形式上的仪式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心境的反思,展现了朱熹对于自然、宇宙以及人类心灵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筠州二咏 牛尾狸
首如狸,尾如牛,攀条捷险如猱猴。
橘柚为浆栗为餱,筋肉不足惟膏油。
深居简出善自谋,寻踪发窟并执囚,蓄租分散身为羞。
松薪瓦甑烝浮浮,压入糟盎肥欲流,熊肪羊酪真比俦。
引箸将举讯何尤,无功窃食人所仇。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出山
燕疆不过古北阙,连山渐少多平田。
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骈车依水泉。
橐驼羊马散川谷,草枯水尽时一迁。
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
力耕分获世为客,赋役稀少聊偷安。
汉奚单弱契丹横,目视汉使心凄然。
石瑭窃位不传子,遗患燕蓟逾百年。
仰头呼天问何罪。
自恨远祖従禄山。
〈此皆燕人语也。
〉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诗二首
云气连山雨泻盆,莫投僧舍欲关门。
暂时洒扫宽行役,终夕崎岖入梦魂。
烦热暗消秋簟冷,烝濡未解夜灯昏。
二年游宦多劳苦,何日相従得细论。
野寺萧条厌客喧,雨披修竹乱纷然。
已因无食聊従仕,深悟劳生不问禅。
未至莫忧明日事,偷闲且就此宵眠。
天明归去芒鞋滑,虽有藤舆懒上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