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鬼伯(guǐ bó)的意思:指人们对于鬼神的恭敬和敬畏之情。
魂魄(hún pò)的意思:指人的灵魂或精神。
惊魂(jīng hún)的意思:形容非常恐惧或受到极大惊吓。
秦弓(qín gōng)的意思:指强大的武力或战斗力。
青燐(qīng lí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质高尚纯洁,不受外界诱惑或腐蚀。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往日(wǎng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以前的时光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 鉴赏
此诗《广州北郊作(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髑髅台畔的历史场景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勇的牺牲精神。
首句“髑髅台畔几英雄”,以“髑髅台”这一历史遗迹为背景,暗含着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髑髅台,或指战场上的遗骸堆积之地,此处借以象征战争的惨烈和英雄们的牺牲。诗人以“几英雄”一词,既表达了对英雄们数量之多的肯定,也隐含了对英雄们虽多却终归消逝的感慨。
次句“血作青燐四野中”,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血腥与恐怖。青燐,即绿色的火焰,这里用来形容战场上因鲜血而起的火光,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四野中,意味着这种景象遍布整个战场,无处不在,强调了战争的广泛性和破坏性。
第三句“鬼伯不惊魂魄毅”,通过“鬼伯”这一意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历史厚重感。鬼伯,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守护亡灵的鬼神。此句表达的是,即使在如此恐怖的环境中,英雄们的魂魄依然坚定,不被恐惧所动摇。这不仅是对英雄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人性中勇敢、坚韧品质的颂扬。
最后一句“沙场往日共秦弓”,将思绪拉回现实,与开头的历史场景形成呼应。沙场,即战场,秦弓则暗示了历史的久远。这句话意味着,尽管时间流逝,英雄们曾经共同战斗过的场景,以及他们所使用的武器——秦弓,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它不仅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未来的沙场上不再有战争,人们能够共享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