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奏淩云赋,沧洲去不疑。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将上京师答约侄问何日归隐》。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联“竹林方欲出,君已问归期”,以竹林的生长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诗人即将踏上前往京城的旅程,而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已经关切地询问起他的归隐之期。这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肝胆灯前剑,勋名镜里丝”,运用了象征手法。灯前的剑象征着诗人的决心和勇气,他如同剑一般锋利,准备在京城展现自己的才华;而镜里的丝则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仕途上获得显赫的勋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颈联“燕台收骏日,汉畤获麟时”,通过历史典故来增加诗意的深度。“燕台”和“汉畤”分别指代古代帝王的居所和祭祀场所,这里用来形容京城的繁华与庄严。“收骏日”和“获麟时”则是对诗人未来在京城取得成就的美好预想,暗含着对功成名就的向往。
尾联“傥奏淩云赋,沧洲去不疑”,表达了诗人即便在京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不会忘记心中的那份宁静与自由。这里的“淩云赋”指的是高超的文学作品,“沧洲”则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诗人似乎在说,无论何时,他都会坚守内心的那份纯净与追求,不会因为外界的成功而迷失自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去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在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地位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秦娥·梅谢了
梅谢了。
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
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
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昭君怨 牡丹
曾看洛阳旧谱。
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
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
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
怕花愁。
最高楼·金闺彦
金闺彦,荷蕢过山前。
把钓坐溪边。
呼来每得天颜笑,放归犹作地行仙。
尽教人,瞋避俗,谤逃禅。
且缄了、淳夫三昧口。
更袖了、坡公三制手。
宁殿后,不争先。
小于卫武二十岁,大于绛老两三年。
这高名,并上寿,几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