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复和陶,止酒亦云止。
不如吾少饮,终亦无醉理。
世复杜康家,不废刘伶祀。
悲喜(bēi xǐ)的意思:悲喜意味着悲伤和喜悦并存,既有悲伤的情感,也有喜悦的情感。
表里(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不属(bù shǔ)的意思:不属意、不属实、不属于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常日(cháng rì)的意思:平常的日子;日常生活
达人(dá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精通的人。
杜康(dù kāng)的意思:指美酒,尤指美味的酒。
发言(fā yán)的意思:发表言论或意见;说话;表达观点。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酒人(jiǔ rén)的意思:指喝酒成瘾、沉迷于酒中的人。
旷远(kuàng yuǎn)的意思:形容地方广阔辽远,没有边际。
礼官(lǐ guān)的意思:礼官是指封建社会中负责宴会礼仪的官员,也用来形容拘泥于礼节、形式主义的人。
妻子(qī zi)的意思:指已婚女子,与丈夫共同生活并相互扶持的女性。
趣舍(qù shè)的意思:指对趣味、兴趣有共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尚同(shàng tóng)的意思:尚同是指赞同、认同或重视同样的事物或观点。
士多(shì duō)的意思:指一个人拥有多种才能、技能或知识,是一个多面手。
殊途(shū tú)的意思:指不同的人或事物采取了不同的道路或方法。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文士(wén shì)的意思:指文学修养高深、才华出众的人。
无涯(wú yá)的意思: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相表(xiāng biǎo)的意思:相貌、表情或举止的外貌或风度。
涯涘(yá sì)的意思:涯涘指的是河流的两岸,也可以比喻两个相隔很远的地方。
止酒(zhǐ jiǔ)的意思:停止饮酒,戒酒
醉乡(zuì xiāng)的意思:指陶醉于美好的境地,忘却尘世的烦恼。
相表里(xiāng biǎo lǐ)的意思:指外表和内心相符,表里如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俨对陶渊明《和郭主簿二首》中“止酒”主题的回应与拓展。诗中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探讨了饮酒与节制、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首句“和陶复和陶”,表明诗人是在回应陶渊明的诗歌,进一步探讨“止酒”的意义。接着,“止酒亦云止”表达了对陶渊明“止酒”行为的理解与共鸣。然而,诗人随后提出疑问:“君不慕子云,胡为相表里?”这里“子云”指的是扬雄,与陶渊明并称为“隐逸之宗”。诗人质疑为何陶渊明会与扬雄的行为形成对照,暗示了对陶渊明选择的思考。
接下来,“太常日日斋,以礼拒妻子”描述了一位官员每日斋戒,以礼节拒绝家庭的诱惑,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君不属礼官,胡为共悲喜”则反问为何这位官员会与礼官一同悲喜,可能暗指在追求道德的同时,也需关注情感的真实体验。
“纷纷止酒人,暮止朝仍起”描绘了众多追求“止酒”之人,尽管努力,但最终仍难以彻底摆脱。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止酒”这一行为复杂性的理解。接着,“不如吾少饮,终亦无醉理”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适度饮酒并非不可取,关键在于是否能控制自己,保持清醒。
“文士多尚同,达人惟任已”指出文人士大夫往往追求一致的价值观,而真正通达的人则能坚持自我。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和个人独立性之间关系的思考。
“趣舍既殊途,发言斯异矣”强调了不同人选择的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导致了他们言论和行动的差异。最后,“吾尝梦醉乡,旷远无涯涘。世复杜康家,不废刘伶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中的“醉乡”的向往,同时认识到现实世界中,杜康(酿酒者)的祭祀依然存在,象征着饮酒文化在社会中的根深蒂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深入探讨了“止酒”这一主题背后的社会、文化和个体层面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月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
应刘去后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
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
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