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忆婆娑树,双垂满地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李 讲 主 还 维 扬 宋 /强 至 定 忆 婆 娑 树 ,双 垂 满 地 阴 。春 风 吹 社 燕 ,归 意 逐 淮 禽 。帆 落 横 江 尽 ,门 开 小 院 深 。先 挝 大 法 鼓 ,续 震 海 潮 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大法(dà fǎ)的意思:指权威、法律、规章等。
法鼓(fǎ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横江(héng jiāng)的意思:横江意指横渡大江或跨越障碍,形容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社燕(shè yàn)的意思: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谈笑风生、互相交流的情景。
小院(xiǎo yuàn)的意思:指小而安静的院子,也比喻寂静的环境或离开喧嚣的地方。
海潮音(hǎi cháo yīn)的意思:指海浪拍击岸边的声音,比喻声势浩大、声音洪亮。
- 翻译
- 必定会想起婆娑树,它枝叶茂盛,地上投下大片阴凉。
春风吹拂着燕子,它们的归巢之意随着淮河的水鸟一同涌动。
船帆落下,横跨江面直至尽头,家门打开,映入眼帘的是深深的小院。
先是敲响宏大的佛法之鼓,接着是海潮般连续不断的诵经声响起。
- 注释
- 婆娑树:婆娑形容树木姿态优美,这里可能指禅林或寺庙中的大树。
满地阴:形容树荫浓密,遍布地面。
春风吹社燕:社燕指的是春天筑巢于社庙附近的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
淮禽:淮河的水鸟,泛指春天迁徙的鸟类。
帆落:船帆落下,可能暗示船只停泊或归来。
大法鼓:佛教中用于召集僧众的大型法器,象征佛法的庄严。
海潮音:比喻诵经声宏大,如同海潮般连绵不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李讲主回维扬的情景。诗人通过"婆娑树"和"满地阴"的形象,暗示了友人离去后庭院的寂寥与空旷,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春风吹社燕,归意逐淮禽"运用了春天的景象,寓言般地表达出友人归心似箭,如同燕子追随季节变迁,淮水之鸟向往故乡。"帆落横江尽,门开小院深"进一步描绘了江面帆影消失,小院深邃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渐行渐远的不舍。
最后两句"先挝大法鼓,续震海潮音"则富有禅意,以佛教的法鼓和海潮音象征友人的佛法修为和宏大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友人修行之路的祝福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富有哲理,展现了宋诗的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诸葛绣香园
碧桃枝上东风转,一点阳和开柳眼。
何人收拾罗浮春,藏在此园天不管。
每岁东君召勾芒,玉壶淡淡晴烟暖。
佳人有恨嫌花迟,王孙不来空草偃。
南阳公子笔下诗,先遣一番风雨趱。
底事莺啼似骂春,山川失色花神赧。
浅碧牡丹呈一枝,嫩红芍药开数本。
小池水脉涨春波,古洞烧痕铺翠巘。
寒泉漱玉夺琴声,旧竹移阴侵酒盏。
如人画出香锦图,任与白云自舒卷。
海棠落地春闭门,杜鹃声断蜂蝶懒。
秧针刺水盈南亩,老桑脱树蚕方茧。
其他苑囿皆春归,酒酹花魂不可挽。
此园春色无增损,主人不肯扃池馆。
荷花吐出十丈红,芹秀泥融燕空卵。
茉莉避席方夏阑,芙蓉弹冠已秋晚。
面兰琢句诗清新,宾菊开樽意萧散。
丹桂风中金屑飞,早梅雪里璚香远。
晓来泣烟枝上猿,夜静吠月花间犬。
壶中景富人荣华,身外天寒苦日短。
醉后焚香厌浊醪,诗成入口胜金脔。
水晶帘捲翡翠屏,何必蓬莱和阆苑。
诸郎青衿辈侃侃,一觞一咏心燕衎。
红袖佯醉倚莆萄,白丁不敢蹑苔藓。
诗翁一字轻华衮,南来见此亦希罕。
主人青眸终日阮,会将此诗刊翠琬。
《题诸葛绣香园》【宋·白玉蟾】碧桃枝上东风转,一点阳和开柳眼。何人收拾罗浮春,藏在此园天不管。每岁东君召勾芒,玉壶淡淡晴烟暖。佳人有恨嫌花迟,王孙不来空草偃。南阳公子笔下诗,先遣一番风雨趱。底事莺啼似骂春,山川失色花神赧。浅碧牡丹呈一枝,嫩红芍药开数本。小池水脉涨春波,古洞烧痕铺翠巘。寒泉漱玉夺琴声,旧竹移阴侵酒盏。如人画出香锦图,任与白云自舒卷。海棠落地春闭门,杜鹃声断蜂蝶懒。秧针刺水盈南亩,老桑脱树蚕方茧。其他苑囿皆春归,酒酹花魂不可挽。此园春色无增损,主人不肯扃池馆。荷花吐出十丈红,芹秀泥融燕空卵。茉莉避席方夏阑,芙蓉弹冠已秋晚。面兰琢句诗清新,宾菊开樽意萧散。丹桂风中金屑飞,早梅雪里璚香远。晓来泣烟枝上猿,夜静吠月花间犬。壶中景富人荣华,身外天寒苦日短。醉后焚香厌浊醪,诗成入口胜金脔。水晶帘捲翡翠屏,何必蓬莱和阆苑。诸郎青衿辈侃侃,一觞一咏心燕衎。红袖佯醉倚莆萄,白丁不敢蹑苔藓。诗翁一字轻华衮,南来见此亦希罕。主人青眸终日阮,会将此诗刊翠琬。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4667c6a4e80efd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