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的作品《句(其二)》。通过诗句“后人谁促渔阳战,旧守犹迁象郡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
“后人谁促渔阳战”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深处,提出疑问:是谁推动了渔阳之战的发生?渔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涉及到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冲突。诗人在这里借古讽今,或许暗指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由特定人物或因素所促成,引发人们对权力、战争与人性的深思。
“旧守犹迁象郡来”则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的画面。象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岭南地区。诗句中的“旧守”可能指的是曾经的统治者或地方官员,“迁”则意味着迁移或变动。整句话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权力中心或统治者经历了更迭,象郡作为地域名称也随着历史的车轮而变化。这不仅反映了地理空间的变动,也隐含了社会结构、政治格局乃至文化传承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历史的宏大画卷,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其五
记分携、十年一梦,见时应惜憔悴。
琼窗选婿虽分巷,只在种梅乡里。沿碧水。
早寻到、卢家海燕双飞地。犀钱系臂。
看乳姐怀中,阿侯容好,转忆莫愁美。
兰橑迥,还隔重墙逶逦。锦书依旧难寄。
楚腰卫鬓閒房共,不是那回容易。伤往事。
也应念、牡丹钿盒藏心字。金箱更秘。
有谁识从前,榴裙百褶,曾染旧红泪。
绮罗香.春游
屏山翠远,镜槛红深,好在一旬无雨。
结伴携筇,爱煞踏青柔路。
正花底、梦蝶飞来,又溪上、盟鸥招去。
隔垂杨、水曲桥横,晴丝引入断魂处。
画楼谁弄凤竹,碍閒云一朵,欲飞还住。
几树斜阳,啼过乱莺无数。
最难禁、片霎欢游,重唤起、那回愁绪。
待重寻、含笑桃门,冷烟迷断浦。
念奴娇·其三和漱玉词原韵
沉沉小院,任梨花冷落,一春长闭,病入眉尖,红一抹、不断如丝微气。
口里含酸,心头带苦,可似青梅味。
那知薄幸,恼人故把书寄。最是双双燕子。
巧语雕栏,少个人同倚。
枕畔樽前都是梦,往事总休提起。
为恁香消,因谁带减,难道无情意。
待伊试问,只愁明日还未。